甄雅初 徐來陽
多線螺紋的加工主要是解決螺紋的分線問題,根據(jù)多線螺紋各螺旋線在軸向和圓周方向等距分布特點,常見的分線方法有軸向分線法和圓周分線法兩種。
一、軸向分線法
當車好一條螺旋槽后,把車刀沿軸線方向移動一個螺距,再車第二條螺旋槽。這種方法主要是解決如何精確移動螺距的問題。具體方法如下。
1.小滑板刻度分線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小滑板刻度盤的刻線值使車刀沿軸向移動一個螺距,以達到分線的目的。這種方法不需要其他附件和裝置,利用車床固有的小滑板及刻度就能達到分線的目的,其分線精度取決于小滑板刻線移動的精確度和操作方法的正確性。分線是的注意事項有:
(1)分線前必須保證小滑板導軌與工作軸線的平行度,否則會產(chǎn)生誤差。簡單校正的方法是:在車床上車長度約150mm的外圓(100mm以上)處量其直徑,看有無錐度誤差,然后將百分表安裝在刀架上,使百分表測頭與加工的表面接觸,移動小滑板就可得工件軸線與小滑板移動軌跡的平行度。一般校正差值在0.02范圍內(nèi)。
(2)螺紋分線時應注意小滑板手柄旋轉(zhuǎn)方向,否則會產(chǎn)生誤差。每次分線小滑板手柄轉(zhuǎn)動方向要相同,轉(zhuǎn)動時要消除空行程,以免因絲桿與螺母的間隙而產(chǎn)生分線誤差。

(3)車削精度較高、導程較大的多線螺紋時,應把各條螺旋槽都粗車完畢后,再進行精車。精車時小滑板手柄進給方向要相同,小滑板進給數(shù)要正確,并最后反復2~3次以免各線(側(cè)面)由于余量不勻而產(chǎn)生分線誤差。
2.利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和量塊分線法
車好一條螺旋線后,移動小滑板使百分表讀數(shù)等于多線螺紋的一個螺距,再車下—個螺旋槽。當車削較大螺距的多線螺紋時,百分表移動的數(shù)值受到限制,可在百分表與擋塊之間墊一厚度等于所車多線螺紋螺距的量塊,車好第一條螺旋槽后,取掉量塊、移動小滑板,使百分數(shù)表測頭與擋塊接觸,其讀數(shù)與量塊接觸時一樣;然后再車下一螺旋槽,依次分線。這種方法可獲較高的分線精度,但操作時除上述三點之外還應注意:百分表必須固定牢固可靠并經(jīng)常找正,以防工作時產(chǎn)生走動,而產(chǎn)生分線誤差。
二、圓周分線法
圓周分線法是根據(jù)螺旋線在圓周上等距分布的特點,即當車好第一條螺旋之后,脫開工件與絲桿之間的傳動鏈,并把工件轉(zhuǎn)過θ角度(θ=360°/n),再連接工件與絲桿之間的傳動鏈,車削另一條螺旋槽。這樣依次分線,就完成了分線工作。常見分線方法有以下三種:
1.交換齒輪分線法
分線原理:車螺紋和蝸桿時,在正常情況下主軸和交換齒輪主動輪Z1傳動比是1:1,因此交換齒輪Z1轉(zhuǎn)過的角度等于工件轉(zhuǎn)過的角度。如果當主動輪Z1的齒數(shù)是螺紋線數(shù)的整數(shù)倍時,就可利用交換齒輪分線。
(1)正常螺距計算公式:Z1分=Z1/n。式中Z1分:—分線時交換齒輪主動輪應轉(zhuǎn)過的齒數(shù);Z1——交換齒輪中主動輪的齒數(shù);n——多線螺紋和蝸桿的線數(shù)
例:在CA6140車床上車削Tr42 X 12(P3)的螺紋時,掛輪交換齒輪齒數(shù)Z1=63、Z2=100、Z3=75,求Z1分線時應轉(zhuǎn)過多少齒?
解:已知Z1=63、梯形螺紋線數(shù)n=3,
則Z1分=Z1/n=63/3=21齒。
當車好一條螺旋槽后,只需將交換齒輪Z1=63與被動輪Z2=100脫開,撥動主動輪Z1轉(zhuǎn)過21個齒,重新全上。可車第二條螺旋槽,同理可車第三條螺旋槽。
(2)用擴大螺距計算公式:Z1分=Z1i倍/n。式中 Z1分——分線時主動輪應轉(zhuǎn)過的齒數(shù);Z1——交換齒輪中主動輪的齒數(shù);i倍——車擴大螺距比車正常螺距時,主動輪比主軸轉(zhuǎn)過擴大的倍數(shù);n——多線螺紋的線數(shù)。
例:在CA6140型車床上,車削軸向模數(shù)Mx=2.5,線數(shù)n=8的蝸桿,求交換齒輪應轉(zhuǎn)過的齒數(shù)或轉(zhuǎn)數(shù)?
解:已知Z1=64、i倍=32,
則Z1分Z1i倍/n=64X 32/8=256齒,
Z1n=Z1分/Z1=256/64=4轉(zhuǎn)。
當車好第一條螺旋槽后,將Z1和Z2傳動鏈脫開,將主動輪Z1=64轉(zhuǎn)過4轉(zhuǎn)(256齒),轉(zhuǎn)動鏈重新合上可車第二條螺旋槽。同理,可車削第三、四,……六條螺旋槽。
2.用卡盤卡爪分線
由于三爪、四爪卡盤上各爪之間的角度是相等的(三爪卡盤是120。,四爪卡盤90。),因此我們可用三爪卡盤來分三線螺紋,用四爪卡盤來分雙線或四線。用這種方法分線的條件是在二頂尖安裝狀態(tài)下,前頂尖安裝在卡盤上,并直接在卡盤上利用自身條件車成,以保證前頂尖的正確性。雞心夾頭采用彎頭雞心夾頭,并直接靠在爪上,用以帶動工件旋轉(zhuǎn)。車第一條螺旋槽時,雞心夾頭靠在卡爪1上(圖甲),當?shù)谝粭l螺旋槽車好后,停止主軸轉(zhuǎn)動,搖動尾座使后頂離開工件,卸下工件,然后把工件轉(zhuǎn)過一個角度再裝上,使雞心夾心靠在卡爪2上(圖乙),頂緊就可以車第二條螺旋槽。同樣,車第三條螺旋槽時,可將雞心夾頭靠在卡爪上(圖丙),同理可用四爪卡盤車四線或二線。
用這種方法分線比較方便,并能保證螺桿與其他表的位置精度,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分線精度取決于雞心夾頭與爪子接觸點的正確性,所以除卡盤要正確外,雞心夾頭與卡爪接觸點應牢固可靠,而且剛性要好。
(2)在二頂尖安裝時要注意頂尖與工件中心孔松緊程度,以免反轉(zhuǎn)回程時產(chǎn)生雞心夾頭在卡爪之間相隔空間較大、產(chǎn)生撞擊,影響接觸點變化或使雞心夾頭螺釘與工件松動,從而影響分線精度。
3.用分度盤分線
這種分線方法利用分度盤圓周上的精確刻線來分線,這種方法優(yōu)點是:分線精度較高、操作簡單、不受線數(shù)的限制,特別是在工件導程大于小滑板有效移動距離時,更顯得優(yōu)點突出。所以適用于分線精度要求較高的批量生產(chǎn),是一種理想的分線方法,現(xiàn)介紹一種簡易分度盤的分線方法,其結(jié)構(gòu)如圖2。
在車床法蘭盤后面車一條T形槽,把三爪或四爪卡盤裝在一個圓周刻有360。 的分度盤上,使用T形螺栓緊固法蘭盤和分度盤,并使法蘭盤上的基準線對準分度盤上的零度線。分度時只要松開T形螺栓,使分度盤轉(zhuǎn)過需要的角度然后固緊,即可車削。角度轉(zhuǎn)動的數(shù)值由工件的線數(shù)決定(Xo=360°/n),比如工件為二線時分度盤轉(zhuǎn)過180°,工件為三線時分度盤轉(zhuǎn)過 120°,四線時為90°。
以上筆者介紹和分析了常見多線螺紋的分線方法,在選用時應根據(jù)產(chǎn)品數(shù)量的多少、產(chǎn)品的精度高低、設(shè)備配備情況來合理地選擇。在等級考核中,工件加工屬于單件生產(chǎn),不可能也不允許選用分度盤分線,常選用的方法是小滑板或百分表分線法。
但方法選定后并不能保證達到預計的理想效果,分線產(chǎn)生各線不均的情況比較突出。在實際中,很少用高精度、高科技的測量工具和手段來進行檢測,如工具顯微鏡測量螺距精度,而常采用齒厚尺來測量多線蝸桿的齒厚或?qū)С陶`差,但發(fā)現(xiàn)車削時各線之間齒厚不均比較明顯。下面筆者詳細分析其中的原因:
(1)機床精度。機床本身精度是影響工件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傳動鏈精度誤差。開合螺母與絲桿嚙合間隙不一等都會影響加工質(zhì)量,所以加工精度較高的變線螺母必須選擇精度較高的車床,并在加工中在開合螺母手柄上掛一個重物,使螺母和絲桿壓力保持一致。
(2)操作者本人缺陷。排除了車床自身精度后,車床操作者的工藝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如圖3所示(車二線蝸桿)。
當蝸桿粗車完畢后,精車時先精車1′側(cè)面;然后移動小滑板即一個螺距(周節(jié)),并將中滑板深度保持車1′側(cè)面的同一數(shù)值,再精車2′側(cè)面;中滑板沒保持同上同一數(shù)值,精車3′和4′。
由于分線時小滑板手柄進給方向相同,就可以有效消除小滑板絲桿與螺母間的間隙,分線精度能夠得到有力保證。最后特別要注意的是根據(jù)中徑或齒厚的尺寸反復精車2~3次,以排除加工余量不一而引起對分線精度的影響。
以上所述的要點是:中滑板的刻度保持相同的值,小滑板進給方向應是同向,最后精車在同數(shù)值反復2~3次,目的是消除余量不一引起對分線的影響。
(3)精車刀刀刃要保持平直、光潔、鋒利。一般經(jīng)粗車、半精車車刀刀口已有磨損,如用不鋒利的車刀精車,會嚴重影響分線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建議粗、精車車刀分開,并保持精車刀平直、光潔(比工件要求粗糙度提高一級)、鋒利。
(作者單位:浙江新昌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