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毅
【摘 要】 本文論述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特點,以及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學生職業規劃輔導中具有的獨特優勢。提出,輔導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制定全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計劃;注重開展個性化輔導,注重心理輔導;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成長檔案,有效地開展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服務。
【關鍵詞】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員;輔導
隨著大學生就業模式的改革和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變化,高等學校要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就必須以職業指導為基礎,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把培養個性鮮明和創新精神的大學生作為根本任務,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輔導。
三年的學制、大專的學歷,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高職學生入校時理論基礎不高、在校時間短、畢業學歷低、更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實踐經驗的培養模式,這些特點使高職院校成為我國高校中的一個重要而特殊的類型。輔導員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同時也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的特點也決定了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職業規劃方面的不同需求,也必然要求高職輔導員在進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時有一些特有的方式。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規劃需求特點
1、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特點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中央為高職教育確立的辦學指導方針。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定位應該是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結合當地經濟和社會現狀,主要服務于一線崗位。在這一大方向下,畢業生的就業范圍廣、崗位相對充足、靈活性強,但也存在著工作環境、待遇方面的不足,學生不滿足于現狀。
2、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輔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長期以來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快速增長,就業壓力加大,使得高職院校開始重視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但這個指導多以“就業”為目標,也變相成為了就業指導。這一指導并不貫穿于學生整個在校學習階段,大多安排在就業環節之前,內容比較散、時間很少,針對性不強,不能以學生個體差異、個體特點來作區別,與國家倡導的全程化、全員化、個體化指導原則不符。同時,學生自己對職業規劃輔導的意義也不夠明確,自身定位模糊,更導致了職業規劃輔導或者就業指導的效果降低。
3、高職院校學生對職業規劃輔導的需求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在就業理念上存在不足,職業規劃就更弱。很多學生很有抱負,但由于對自身定位不夠,對職業規劃不清,導致大學時浪費不少時間。因此,高職院校學生都有一些共同的職業規劃輔導需求:第一,在一開始就能把握大方向,也就是在一進校就接受到相關的輔導,同時在校內的各個時段、環節都能安排相關的輔導。第二,需要個性化輔導,讓輔導人員能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安排輔導內容和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第三,輔導的形式要多樣化,理論、實踐、參觀、體驗等要相結合。
二、輔導員在學生職業規劃中的重要作用
1、輔導員能最大限度地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端正大學生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就是要讓每一位大學生充分重視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使之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全過程,密切關注和深入了解相關行業和職業的詳細信息,深入基層,分析就業環境和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重視目標的堅定性和實施的靈活度,務求實效。輔導員作為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個教師,對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人生發展等負有指導職責。同時,作為學校與學生的橋梁和紐帶,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指導中,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盡早地樹立競爭意識、危機意識,鼓勵和引導他們科學定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使大學生在努力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深度發掘自身潛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不斷豐富實踐經驗,積極應對社會形勢變化,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從容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化“被動就業”為“主動就業”,贏在職場的起跑線上,“規劃精彩人生,打造錦繡前程”。
2、輔導員是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最佳參謀者,能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指導
輔導員與大學生接觸最頻繁,對大學生個體的了解也最直接。在日常教育服務管理的工作過程中,大學生一進入大學,學校就應針對學生特點迅速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制定職業規劃,明確職業生涯每一個階段的奮斗目標和實現所有目標的具體措施。根據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啟發學生職業夢想,參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當好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參謀,并因人而異地提出個性化的指導意見。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智力基礎、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水平,這些使大學生的個性有所不同。不同的個性,適合不同的職業。如果職業規劃指導不結合大學生的個性,為求簡便而使用統一模式指導,必然使職業規劃流于形式,也必然沒有實效。
3、卓有成效地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在職業規劃中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輔導員是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事務的管理者、指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最基層、最直接履行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教學工作者,是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活動的最理想人選。因此,在對大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活動中,要對大學生不斷地灌輸崇高理念和思想。使他們在進行職業規劃時,自覺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提高社會主義覺悟,認同社會主義榮辱觀,愿意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貢獻力量。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始終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祖國、民族、人民和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始終立足時代的前沿,始終把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三、輔導員有效地開展職業規劃服務的途徑
1、輔導員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
高職輔導員應清醒地意識到,在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應明確地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列入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將思想政治工作、職業規劃輔導以及大學專業學習和校園生活等有機結合,從新生入學伊始,到學生畢業為止,進行跟蹤式的全程輔導。
2、輔導員要制定全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計劃
一年級,首先是幫助高職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參加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及活動,充分地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其次是讓大學生了解學校、了解專業、適應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再次是初步確立職業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實施措施。具體地說,就是參加學校的社團組織和各類課外活動,融入大學生生活,鍛煉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大量的課外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學好基礎課程,體驗親情、友情、愛情。加強情商修煉,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事。平時節假日、寒暑假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社會經驗和閱歷,如社會調查、三下鄉、志愿者服務等。
二年級,幫助學生首先深入地了解所學專業,了解這個專業到底以后會從事哪些工作,了解所學專業與自己職業發展的關系;其次是根據大學以來的實踐,更進一步地了解自我、了解環境,對職業規劃進行修正,要選擇幾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職業進行比較分析,進行細化,看自己最適應于哪種職業。在以上深入過程中,不斷拓展在職業規劃方面的知識,認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及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網絡、報刊等現代學習工具對專業知識進行拓寬加深,學會研究問題。暑假積極參加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親身體驗工作環境和組織文化,深入了解所選職業和相應的崗位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知識和能力,找出自己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如何為之做準備,使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加成熟,修正自己的擇業觀;再次是注意培養自己的職業適應能力,通過實習了解社會、適應不同的職業環境,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提高自己溝通能力,為以后融入職業環境做好準備。
三年級,幫助學生首先根據頂崗實習的經驗進一步確認什么樣的工作對自己來說是可行與現實的,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職業信息,向職業規劃師、就業指導教師和其他專業老師等請教;其次是參加求職招聘培訓,了解求職應聘技巧相關的法律及當年的就業政策;再次是做好畢業設計和論文,做好求職應聘書,到目標單位去參加畢業實習;最后是參加各種現場招聘和網絡招聘,做好面試及簽約的準備。
3、輔導員要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成長檔案
大學生在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之后,規劃自己的職業角色和方向比較容易,但他們在實施自己的規劃時就不那么容易了,一遇困難就容易灰心喪氣。如果輔導員從新生入學開始就給每位大學生建立健全誠信成長檔案,真實地將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成長過程記錄載檔,這將是輔導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全程指導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是大學生畢業求職時招聘單位的參考資料,將極大地促進大學畢業生的求職成功。
4、輔導員還要注重開展個性化輔導,注重心理輔導
個體化輔導主要是針對在職業選擇方面個人心理準備不足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互動輔導。輔導員在進行個別輔導時,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在此基礎上,通過心理測驗技術和心理咨詢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增進自我認識、增強自信心,確定適合于自己的心理特點和能力范圍的職業領域。
總之,在新形勢下,高職輔導員應該轉變觀念,創新工作內容,高度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輔導,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中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優勢,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在大學生職業規劃、社會實踐和就業服務等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以實現當代大學生的成人、成才、成功。
【參考文獻】
[1] 主編:匡奕珍,施錫棟.高職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山東大學出版社.
[2] 主編:姜輝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化學工業出版社.
[3] 孫江麗,丁倩倩,陳芳.高校就業指導模式改革的創新[J].高教與經濟,2006.01.
[4] 張琦.高職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及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2.
[5] 傅苑,萬清祥.從大學生就業看高校就業指導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