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虹
一、基本論證
員工自治的實現應基于兩個理論假設:第一,是麥格雷戈的Y理論,即“假設人們是愿意承擔責任的,是愿意做出貢獻的,是愿意有所成就的”。第二,是德魯克的知識型工作者理論,他認為21世紀是以知識型工作者為主體的時代,他提出知識型工作者的管理必須是有效的,而且有效性是可以修煉的。
在上述兩個理論假設的基礎上,本文擬從流程化管理、項目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領導藝術四個方面來討論員工自治模式的實現。
二、員工自治模式的實現
(一)流程化管理思想
流程化管理突出流程,強調以流程為導向,追求企業組織的簡單化和高效化。流程化管理從結果入手,倒推其過程,關注的重點首先是結果和產生這個結果的過程,這要求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和一線員工以結果為導向,實行結果管理或目標管理,從而實現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二)流程化管理的導入
1.流程的建立
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劃分,分別梳理出業務的流程,而此環節特別重要的是核心員工和普通員工的參與。這不僅可以使他們進一步認識、理解、反思自己的工作,而且可以提升他們對企業全局性工作和橫向工作的認知,理清各種工作之間的聯系,進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流程的優化和最終確立
在員工依據流程進行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對已經初步建立的工作流程依據主客觀條件以及預設的工作目標進行不斷的調試、調整和優化,并最終以員工工作手冊等形式確定下來。如此,企業的工作就做到有章可循,并且在發生問題或例外的情況下也知道向誰求助。
三、項目化管理
(一)項目化管理思想
項目化管理是把項目管理的先進方法,如項目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項目風險管理等移植到其他管理實踐的過程,李寧公司的俱樂部制就是一種項目化管理的嬗變形式,而且也是實現員工自治的有效途徑。
(二)項目化管理導入日常管理
1、導入的標準
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活動和任務可進行項目化的標準有四個:由部門負責、部門經理組織的復雜活動項目化,涉及到跨單位、跨部門的工作項目化,涉及到多人合作、可分解任務的工作項目化,涉及到有確定完成期限的、確定預算的活動項目化。
2、項目化管理與規范化相結合
首先,管理者要熟練掌握項目管理的方法,成為項目管理的行家里手。其次,在管理過程中要按照項目管理的方法來研究部署工作,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和一線員工全部在項目團隊中按照工作流程和項目要求來開展工作,達到一定程度的自治。最后,以規范為基礎和依托,以項目化管理為階段性的工作,來對規范化進行促進和提升,實現項目化在日常管理中的成功導入,為員工的自我治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四、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思想
信息化管理是指實行扁平化管理和網絡化管理,重新設計和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使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信息傳輸更為便捷,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使管理者與員工、各部門之間以及企業與外部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直接,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實現面向客戶的集成化管理目標。
信息化管理思想倡導運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逐步實現信息對象的同步發展,實現扁平化的流水線管理方式,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可隨時調用生產、采購、財務等部門所有數據,既實現資源共享,又可實現實時監控、及時糾偏。
(二)信息化管理的實施
1、信息化管理機制建設
首先,信息化管理機制建立的第一個層面有賴于辦公自動化、電子化和網絡化的實施;其次,員工能夠通過運用現代辦公設備使信息在工作流程和項目管理中及時流通。
其次,信息化管理機制的運行還需要有溝通機制作為保障。通訊工具、智能化辦公軟件等為網絡辦公和移動辦公提供了可能性,同時也為順暢溝通提供了物質條件;要實現員工的自治,就需要在企業或組織內部建立溝通機制,為信息流通提供制度保證。
最后,信息化管理機制還需要有日常維護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制的基本目標。
從員工自治的要求來講,信息化管理要實現的最基本的目標是:一方面,保證企業或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文化等信息必須要在組織中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企業或組織的短期目標和調整、變更等即時信息也必須能迅速傳達到每一個員工,以便他們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
2、無障礙溝通
信息的及時溝通和傳遞在員工自治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在員工自治過程中,要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主工作的功能,就必須對組織中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充分和深刻的了解和領悟。要實現員工的自治,就必須要保證員工都有獲取任何他所需要的信息的途徑或辦法。信息化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最大程度的消滅信息不對稱現象,保證信息暢通無阻,實現無障礙溝通、信息同步和資源共享。這里所指的彈性不僅包括組織彈性、目標彈性,而且也包括工作彈性,這些彈性在流程化管理和項目化管理的過程中都會有所體現。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員工的自治,并不等于讓員工放任自流,正如德魯克指出的那樣,必須有一個人全權來把握工作的方向和做出最終決定。
(作者單位:鄭州市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