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業芬
【摘 要】當前,受市場經濟等因素的影響,畢業生就業已成為社會普遍的關注,高職院校應建全就業服務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對就業指導機構建設和人員培養,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服務活動,增加就業實踐體驗性機會,實行就業指導全員化、全程化、專業化專家化,以促進畢業生就業。
【關鍵詞】高職院校 畢業生 就業指導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2009年1月21日《人民日報》報道,2009年需要就業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約為710萬人,其中包括今年畢業的611萬人和去年畢業而尚未就業的近100萬人。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畢業生就業將面臨寒流,同時,由于近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就業在一定程度上更受影響。
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機構體系不完整,經費不足、人員及設施不齊
盡管各高職院校設立了就業指導中心,一般都作為學校獨立的機構設置,但少數是與招生或學工作部門合并,工作主體不突出。目前多數學校就業經費不足、人才缺乏、場所緊張,工作難度較大。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許多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學校的各方面開支大幅度增加,缺少固定的場所和必備的條件,如資料室、網上求職的設備、咨詢室、測試室等。就業指導人員配備也因為擴招而顯得缺乏,遠低于國家規定的l:500的比例,二級院系更未配備專職就業干事,這些都從客觀上嚴重制約著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2.就業指導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指導能力欠缺,隊伍建設機制不完善
目前,就我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隊伍來說,主要由輔導員及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兼代,這些人員流動性大,工作任務多頭,就業指導能力不強,大多人員沒有取得國家正規的職業指導資格證書,因此,就業指導工作處于低水平、低層次狀況。隨著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原有管理機構的單純控制管理職能已不能適應形勢要求,就業市場走向、分析預測研究、專業化的指導和服務等方面的職能越來越重要,因而這種狀況很難適應。
3.就業指導內容的單一性
現有就業指導模式主要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就業信息的發布等,就業指導缺乏總體規劃,內容乏味,千人一面,沒有結合專業特點和專業發展前景來開設就業指導講座,因而專業針對性不強,效果不夠理想。從形式和手段上看,也是灌輸多,互動少;請進來多,走出去少;一般化教育多,個性化指導少;坐等用人單位上門多,主動搜集用人單位信息少等,所有這些制約了畢業生就業率的提高。
4.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材缺乏系統性,課程建設較為落后,教學力度較差,效果不佳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是一項關系到高職院校深化改革的系統工程,而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僅僅是停留在發放自編教材、訂閱報刊或雜志等形式,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難以適應新時期就業形勢的需要和學生擇業、就業的實際需要。
三、加強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
1.高職院校應加強就業指導機構建設
(1)給予就業指導工作機構行政級別的正確定位,設立為處級部門,明確其責、權、利關系。(2)機構人員配備上要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至少按l:500的比例精心配備,組成機構專職工作人員。(3)學校要加大經費投入,配置必要的辦公設施,提供活動經費,確保就業指導工作順利開展。(4)精心選配一支專兼職相結合,既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又有較強實踐能力且熟悉就業政策信息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5)機構設置應科學合理,如下設職業測試咨詢機構,開展就業測試和咨詢等服務,科學有效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2.加強就業指導隊伍素質
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可以從專職和兼職兩方面進行,一是培養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即就業指導師??蓮恼屋o導員和學生工作干部中挑選一批工作責任心強、熱心就業指導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骨干充當;可從社會學、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專業教師中分離一部分人來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與應用;也可從社會招聘優秀的職業指導師和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等,有條件的高職院??膳囵B這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二是建立一支龐大的兼職就業指導隊伍,也即稱就業指導輔助人員;一方面是校內兼職人員,由院黨委書記(或校長、院長)、系部黨支部書記(或主任)、輔導員、班主任、任課老師等擔任。另一方面是校外兼職人員。主要聘請著名教育專家和學者、企業家、成功創業者、高級職業指導師、心理輔導專家和人力資源專家等擔任兼職指導師。這支隊伍實踐經驗豐富、說服力強,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完善并實施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三化”新模式
(1)全員化。建立就業指導“全員化”服務模式,即要求學校黨政領導,各職能部門和教師充分發揮各自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中的優勢,對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綜合素質和職業觀念等方面的指導和教育,全面參與到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來。(2)全程化。就業指導“全程化”服務模式,即從學生一進校門開始就對其進行循序漸進的全程指導,將這種教育和引導貫穿于大學學習的全過程,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特點和需求,分階段、分步驟、有針對性地開展有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就業指導等模塊內容的指導教育。(3)專業化專家化。就業指導“專業化專家化”服務模式,即將就業指導納入教學計劃,列入高職院校的必修課程中。組建一支職業化、專家型的高素質就業指導隊伍,隊伍建設要打破專業、部門界限,形成專兼結合的特色。
4.圍繞就業指導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例如,在校期間開展見習、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和職業體驗活動,舉辦成功人士求職報告會、招聘模擬活動等,增加畢業生對就業的感性認識和自信心,做好擇業的心理準備。
5.增加就業實踐體驗性機會
一方面,學校要根據社會需求,對原有的課程、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等進行改革并創新,特別是要改革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過細過偏的弊端,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復合型人才,改變重傳承輕創新、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另一方面,要增加實踐課課時比例,增加實踐性環節的經費投入,提供學生充分的實踐體驗機會,提高實踐技能。
總之,認清形勢,更新就業指導觀,增加就業指導服務意識,加強對就業指導機構的建設,為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才能更好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參考文獻:
[1]陳健.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中國市場,2008,(14).
[2]林穎.試論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指導的內容和方法.中國大學生,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