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瑞 王春光
【摘 要】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內容。高校的教學管理是指高等學校根據一定的目標、原則對整個教學工作進行的調節和控制,從而保證教學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以順利實現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預定目標。文中提出了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紹了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優勢,探討了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呈現的特點,推動了教學管理工作進程。
【關鍵詞】教學管理 信息化 工作效率
教學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內容。要提高教學質量,必然要加強教學管理。信息化社會,學校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與多樣化,從而要求學校的管理和服務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信息化為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條件。
1 教學管理信息化是時代的需求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主導,信息資源為核心,信息網絡為基礎,信息產業為支撐,信息人才為依托,法規、政策、標準為保障的綜合體系。”教學信息化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突破教學環境時空的限制,有利于知識更新,提高了教學質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徹底變革。
2 教學管理信息化的特點
2.1開放的管理環境及過程
信息化條件下高校教學管理環境的開放性主要表現為高校管理大環境的開放性。網絡成為管理的重要手段,已有許多基于網絡的管理軟件,如:網上招生和錄取系統,網上選課系統,網上就業系統,教務管理系統,遠程開放教育系統等。高校內部交流及與外界交流的方式手段越來越多,聯系越來越密切,開放性更強。
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過程將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但教學內容可以及時吸取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整個教學過程將與外部世界保持持續的對話。在這樣的一個開放的系統中,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給學生傳遞知識,而且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和開放幫助他們主動學習,創造新知。
2.2緊密的交流與合作
信息化條件下各高校之間的教學管理合作將越來越多。各高校之間先后推出了跨校互聘教師、名教授流動講座、學生跨校選課、開設跨校輔修專業等。信息化為各高校之間的交流與高校與社會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高校與社會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2.3多態的管理方式
信息化條件下,高校教學管理趨向多態性主要表現在學生與教師管理趨向柔性化的多態性。
高校的教師是高級知識分子,吸納新生事物快,對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信息化條件下,對教師突出強調他們自己的管理,尊重他們的價值,承認他們的勞動,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3 信息化建設的實施
3.1優化資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多、細、雜、亂”重復性極強的工作,特別是教學管理中與學生有關數據的采集、處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收集數據能節約資源,減少浪費,有關數據由統一的部門通過校園網或其它的方式按一定的數據標準采集并在網上發布,并及時更新,其數據的準確性更高,共享性更強,所有的部門都可以通過上網查詢有關的數據和文件,改變了資源利用的方式,提高了使用效率,減少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
3.2優化組織結構,增強組織活力
信息化條件下,信息通過基于互聯網的校園網絡快速流動,決策層與操作層的信息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傳遞,并且更快捷、更方便。決策層把做出的決策發布在網上,執行層可以迅速地從網上查詢決策層所做出的決策并執行,同時把執行結果及時反饋到網上,決策層得到及時反饋的信息,從而加大管理幅度和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3.3增強信息服務,促進領導決策
在信息化條件下,學校的各種服務可以通過校園網絡用電子的方式進行。所有的公共信息都發布在網上,每個人面對的信息都是一樣的,教學管理服務能真正地實現制度化、程序化。同時,這種服務是跨越時空的服務,24小時全天候,延長了服務的時間,打破了部門的界限,只要是規定的服務,具備資格與條件,在網絡上都能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師生和校外人員只要上網就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務種類和服務方式。
3.4規范教學管理,鼓勵師生參與
信息化條件下,高校的教學管理實行網絡化全校集中管理。全校的學生通過網絡選課,學生的所有課程的學習情況都在網上記錄下來,各有關部門可以及時掌握有關數據,增強了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性,也為公正、公平、合理地執行管理規章制度提供了保證。在信息化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力度大大加強。網絡成為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使得信息獲取和傳遞變得更快捷、更方便,教師與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教學管理方面的信息,同時師生可以通過網絡針對相關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來參與管理,充分調動了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體現了教學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運用,有助于教學管理決策部門做出科學的決策,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信息時代需要多種規格的人才,對高校來說,需要培養的是多層次和多樣化的人才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要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我們并不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是杰出人才,但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對不同學校學生的評價有不同的標準,有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4 結語
現代化的校園里,傳統的金字塔形的教學管理體制已經改革。信息化為教學管理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學校行政管理組織系統,給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對教學管理人員素質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學習、進修,使各方面的素質得以提高,對高校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將起到巨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萬新恒.信息化校園:大學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楊學文.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3.
[3]南國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和實際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
[4]姚啟和.高等教育管理學[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5]龔怡祖.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