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璇
在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橫斷山脈的縱谷地帶,坐落著我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怒江州”)。怒江州轄瀘水、福貢、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和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4個縣,國土面積約為1萬4703km2,總人口約50萬人。
與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和云南其他地區相比,怒江州是一個特殊的民族自治州,集邊疆、民族、宗教、貧困、高山峽谷等特色為一體。國境線長450km,居住著傈僳、獨龍、怒、普米、白、藏等22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比例居全國之首。境內群山聳立,江河縱橫,高山峽谷造就了怒江州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礦種達28種、礦點220多個,富含鉛、鋅、銅、鐵、金、銀等有色金屬以及儲量巨大的花崗巖、羊脂玉等非金屬礦山。其中,僅蘭坪鉛鋅礦儲量就達1600萬t,居全國第一。
怒江州作為云南集“邊疆、民族、貧困、山區”等特色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經濟發展滯后,財政自給率低,制約了全州安全生產工作的發展,導致安全生產專項經費緊缺,安監系統人少事多。由于地方財政困難,資金匱乏,上級缺乏統一的配套政策,目前怒江州尚無應急救援專門機構和專職隊伍,缺乏應急救援裝備和安全檢驗檢測設備,從政府部門到各生產企業,應急救援裝備空缺大。另外,怒江州企業基礎差、底子薄、工藝落后、設備簡陋,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欠賬多,安全投入和保障不到位,相當一部分小企業、小作坊生產環境惡劣,技術裝備水平差,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安全隱患十分突出。貧困地區的安監工作如何開展?記者采訪了云南省怒江州安監局局長木云杰。
“靠天命更要靠努力”
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和地貌特征,怒江州境內98%以上的面積都是高山峽谷。全州75萬畝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到76%,有的礦山坡度甚至達到60度。
“我們很多工作都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命”,木局長告訴記者,由于地處峽谷深處,山高坡陡,加上怒江州自然條件惡劣,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時常威脅著怒江州各個小型礦山的安全。面對這樣的情況,“天命”并沒有阻止怒江州安監人前進的腳步。談到客觀條件對安監工作的影響,木局長的話格外質樸,“雖然一半靠天,但是畢竟還有一半要靠我們的努力。我們不能總是抱怨不公平,雖然條件艱苦,但這項工作總得有人做,邊疆安全生產工作總得有人管。這里的工作就是有這樣一個反差,條件很艱苦,但大家工作很努力。”
木局長表示,雖然面臨著交通、自然條件等諸多困難,但是近幾年,怒江州安監隊伍以樂觀、奉獻的精神面對困難,積極、努力地工作,使全州安全生產形勢不斷穩定好轉。2008年,全州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44起、死亡43人、直接經濟損失296.21萬元,同比減少14起、5人、48.3萬元,分別下降24%、10%、14%。水上交通、農業機械、漁業船舶行業則全年無安全生產事故。2005年至今,怒江州事故死亡人數和重大事故起數連續4年低于省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獎勵。
“三吃干部”不畏難
貧窮,一直是制約怒江州安全生產工作的最大障礙。據了解,怒江州是一個從原始社會直接進入現代社會的“直進”地區,州情十分復雜,社會經濟發展相對緩慢。雖然人們生活進入了現代社會,但很多地區的少數民族意識形態還停留在原始狀態,生產力遠遠沒有跟上,至今還有部分地區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在怒江州,流傳著一個“三吃干部”的名詞,“有人說我們怒江州安監人就是‘三吃干部——待遇上吃虧、環境上吃苦、工作上吃力。”木局長苦笑著說到。木云杰調任安監局長崗位前,在州政法委任書記,待遇和工作條件遠比現在要好得多。當州里決定調他擔任安監局長時,是看中他有管理大安全的經驗和協調全局的能力。州里領導找他談話,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一定要處理好發展經濟和安全生產的關系。
待遇上吃虧。據了解,怒江州財政自給率只有20%,其他80%都靠中央政府轉移支付。有時安監系統甚至沒有經費預算,財政只能保證支付干部職工的基本工資。在這種情況下,安監工作如何開展?到現場處理事故時,公車的加油、保養費用如何解決?“我們只有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如何節約成本上。”木局長告訴記者,除了工資,省里為每位干部每年發放的公務費只有1800元,算下來每年發放給怒江州安監局全局的公務費不到3萬元。讓記者驚訝的是,早已進入不惑之年的木云杰,還從未到過北京,“別說去北京,就是去昆明開會,我們也要精打細算。”由于怒江州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去昆明開一次會,往往就要花去2個人全年的辦公費。“所以我把有限的錢花在工作上,盡量不外出,更多的是通過網絡了解國家和省關于安全生產政策和信息。”他略帶自嘲更多是自信地說,“我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環境上吃苦。怒江州安監局成立伊始,全局只有4名干部職工和1輛舊轎車,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沒有現代化辦公用品,沒有專職駕駛員。福貢縣安監局成立之初,甚至連電話也沒有,發生事故時,福貢縣安監局長要跑到其他單位借電話向上級報告。據木局長介紹,由于怒江州的交通不便,安監部門到礦山企業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時,經常是車子只能開到半山腰就開不動或者無路可走了,執法隊員再步行爬到海拔3000m以上的礦山去執行檢查。怒江州兩山夾一水,山高坡陡水急,路況不好,非常危險。2005年,當時的云南省安監局長納宗會到怒江檢查工作,突發山體滑坡,整輛三菱越野車被推到江里,幸虧是枯水期,人才被救了上來。后來他自己開玩笑說,差點就馬革裹尸了。
工作上吃力。怒江州直接從原始社會跨入現代社會,存在干部素質、文化觀念、安全理念相對落后的情況,勞動者素質普遍偏低,企業經營狀況差,安監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吃力。怒江州安全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滯后,特別是基層安全監管力量不足、裝備缺乏、手段落后,難以適應新時期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大多數從事安全生產管理的人員業務知識、綜合素質、專業水平不高,不少企業職工未經培訓就上崗,特別是高危行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數為農民工,缺乏安全培訓及安全知識,自我防范意識薄弱,這些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采訪途中,陪同記者的貢山縣安監局葉局長看到一處工地施工工人未佩戴安全帽,便上前提醒,但是他們卻不以為然地對葉局長說:“我現在戴上,等你們走了就摘下來,反正你也不能老守在這里。”葉局長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對記者說:“這就是我們這里人的安全意識,好像是我在強迫他怎樣,‘我要安全的意識一點兒也沒有。”
“每個地方都要有自己的工作特色”,木局長介紹,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怒江州的很多企業本身已經“弱不禁風”,無力再承擔安全生產違規的處罰。以非煤礦山行業為例,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標準進行隱患治理,但是在怒江州卻難以廣泛推行。“關鍵還是一個‘錢字。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拿尾礦庫為例,開一條排水溝就要上千塊,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很難落實到位。”
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
用樂觀面對困難,用奉獻迎接挑戰。樂觀與奉獻,是木云杰一直掛在嘴邊的兩個詞,也正是這兩個信念,挑起了怒江大峽谷里的安監人迎接困難的勇氣。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怒江州安監局克服種種困難,逐步健全了全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壯大了安監隊伍。截至2008年,全州已建立起擁有71名安監干部職工的州、縣、鄉3級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福貢等4個縣均成立了具有獨立執法資質的安監機構,鄉鎮一級組建了安委辦。
怒江州通過貫徹落實云南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推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意見》《云南省落實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規定》和《云南省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等文件,把安全生產職責從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延伸到所有領導,形成“安全生產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通過細化部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職責,明確了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其他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州政府還先后出臺了《怒江州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的決定》《怒江州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三年工作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做出規范,加大了安全生產獎勵和責任追究力度。
“雖然條件艱苦,但提高人們思想意識,加強宣傳還是很有效果的。”木局長介紹,近年來,怒江州安監局在加強宣傳工作方面下了很大力氣,各級領導對安監工作逐漸重視,勞動者的安全意識也逐漸提高。由于轄區小型礦山較多、分布相對集中,因此州安監局在通往礦山的公路兩側設立了多處告示牌,“安全生產,幸福全家”“歡度佳節莫忘安全生產”等通俗標語隨處可見,增強了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力度。此外,州安監局還每周制作一期安監工作簡報,下發各縣局,通報全州的安全生產工作動態。
九曲十八彎,通往怒江州的路上到處都是數不清的落石、塌方;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像“大字報”一樣掛在山上的農田,還有幾日前泥石流沖毀的公路……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有著一群安監人,在奔騰的怒江邊,在高山峽谷深處,在艱苦貧困的環境下,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的工作態度,保護著一方勞動者的生命安全。
編輯楊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