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靜

2006年9月30日,林建華走馬上任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安監局局長。此時的蒼南縣,在全市安全生產工作中剛被評為倒數第一。在上任會上,林建華只說了3句話,“把事故降下來,帶好一支隊伍,把蒼南的安全生產搞上去。”2008年年底,蒼南縣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被評為溫州市12個縣區的第一名。林建華用兩年半的時間,向蒼南縣142萬父老鄉親履行了自己的承諾。
關注安全——全社會總動員
19歲就進入公安系統工作的林建華,先后當過經濟科副科長、法制科科長、金鄉鎮政法委副書記兼派出所所長,由于工作雷厲風行,執法力度大,曾被譽為“金鄉的包公”。在調入蒼南縣紀委當了2年監察局副局長后,林建華以出色的工作表現又被選拔到縣政法委擔任副書記,并兼任縣禁毒辦主任、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國家安全辦公室主任、民間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維護穩定辦公室主任共6個主任。法律專業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的林建華,在全縣行政執法領域里干得如魚得水,得心應手。2006年9月,縣里把安監局局長的擔子壓在了林建華的身上。
此時的蒼南縣,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高峰階段,事故頻發,安全監管任務很重。林建華一上任,就到蒼南縣的36個鄉鎮走了一圈。他很快發現了全縣安全工作落后的癥結所在。有的鄉只有一名安監員,還要兼職做鄉里的其他工作。全縣各職能部門對安全責任的落實做得也不到位。簽過安全責任書的部門只有6個,其他幾十家職能部門全部是一片空白。
建立安監機構,落實安全責任,是林建華上任后邁出的第一步。全縣36個鄉鎮,僅有的幾個機構多半掛靠在縣社會服務中心或者經濟服務中心,體制不順、機制不健全帶來的束縛,制約了全縣的安全工作發展。林建華多次找到縣長,向縣人大呼吁,到各鄉鎮作說服工作,呼吁在鄉鎮建立安監所和安監站。在他的奔走努力下,到2008年底,36個鄉鎮中,有10個建立了安監所,26個建立了安監站,配備了安監人員160人。
安全工作不僅僅是安監局一家的事,要改變蒼南縣安全生產落后的局面,必須有政府各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過去,全縣每年參加簽訂安全責任書的負有安全監管責任部門只有6個,2007年,林建華將這個數字擴大到了43個,2008年更進一步擴大到70個,2009年還要繼續擴大到82個,簽訂的范圍居全市之首。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每個部門的職責落實、檢查、考核到位,表彰就順理成章了。2008年初,安監局對2007年全縣100名“優秀安全生產管理員”予以表彰,還評選出全縣“十佳安監員”,其中5人來自各職能部門。今年他還想加大評優范圍,將分別評選出企業的“優秀安全生產管理員”和安監系統的“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2007年,安監局給18個安全生產不到位的村居和企業予以黃牌警告,在電視上公告,引起了全縣各部門和民眾對安全工作的關注。
安全工作,有了政府部門的重視,還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林建華抓住各種機會,向社會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示大家主動關注自身安全。在全縣的47家危化生產經營單位、21家加油站、4家液化氣儲備站都統一張掛了安全標識牌,全縣5大重鎮都固定展示出一幅15m2大的安全生產警示牌,在蒼南觀美、滬山高速出口縣立起了17個安全生產宣傳牌,為全縣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氛圍,安全成了全社會人們共同關注的話題。
加大投入——用好尚方寶劍
安監機構經費不足的現象,在各地安監系統中極為普遍,2006年的蒼南縣就更為明顯。林建華上任伊始,縣財政給安監部門的撥款僅為15萬元,而鄉鎮一級安監機構的資金就更是難以保證。最讓林建華難堪的是,有次在對群眾舉報的非法生產企業執法的行動,就因為鄉鎮安監人員調不到執法車輛,到場后發現非法企業業主已經逃走。
2007年,經過林建華的多方申請,安全專項資金增加到50萬元,林建華拿著這來之不易的50萬,投入到全年的安監工作中。在為企業做好服務的同時,全局還積極開展執法行動。縣安監大隊和10個鄉鎮安監所以強有力的手腕進行各項專項整治。對于整治行動中無視法律法規和規定,拒不整改的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企業,堅決給予處罰。通過2007年和2008年兩年的專項整治,加大執法力度,每年的罰款額度均在200萬左右,既強化了企業的安全意識,又為縣財政對安監機構的投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過去有的安監所只有一輛車,去企業安全檢查日程排得滿滿的也走不完,只好靠周末加班,現在辦公設備、車輛有了改善,安監人員的士氣也大大提高。
“安監部門開展專項整治的目的是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罰款只是一種手段,絕不是我們的目的。安監人員對于企業的角色應該是服務,是指導他們如何搞好安全生產。林建華多次向他的部下強調這種服務意識。但是,如何解決安全投入不足的問題,法律專業出身的林建華開動腦筋找依據,對照2008年縣里出臺的《蒼南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明確規定了縣財政按全縣人口(包括外來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2元標準安排專項資金。盡管已經有了規定,但是縣財政一直沒有落實。林建華找到縣領導據理力爭,縣長非常支持,對財政局專門作出指示:“我們再省再苦也不能省安監”。這樣,拿著這個“尚方寶劍”,林建華終于解決了困擾安監工作發展的經費問題。
惠風和暢——建設安監隊伍
“惠風和暢”,是林建華平生最欣賞的4個字。它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林建華來到安監局工作后,他更是多次向全局安監人員強調其中的理念。他解釋說,“惠”就是要報答感恩,只有報答感恩的心態在整個安監系統形成一個風氣,才能夠使我們安監工作和和美美,才能使安監人員暢通無阻,這就是惠風和暢。
作為一局之長,如何帶領全局安監人員努力地工作,報答全縣人民,報答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同時還要用實實惠惠的東西報答全局的同志,是林建華常常思考的問題。蒼南縣作為全國知名的印刷城、商標文化城和箱包市場產業基地,僅在工商注冊的企業就有4萬多家,實際在蒼南最大的龍港鎮的企業數就超過7萬家。全縣160名安監人員,面對數量龐大的多元化經濟實體,既要做到依法監察,又要做到執法到位,確實難度較大。林建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安監人員開展了全方位的培訓。他從溫州市法院請來法官,講授行政執法的要點;請來市安監局監察大隊的大隊長,傳授安全監察的經驗和做法;請來法制辦的負責人,講授行政訴訟的規范化程序化問題;請來司法局局長,為大家講授執法為民的理念;請來紀委常委監察局局長,給大家灌輸廉潔從政的理念;請來溫州市政策研究室的黨建處處長,講授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組織大家討論安全生產如何安全發展、統籌兼顧持久地發展。林建華還積極鼓勵大家鉆研業務,送10位安監所所長外出學習,鼓勵安監人員參加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帶領大家討論如何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業。通過系統的培訓,整個蒼南縣安監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執法為民的意識逐漸增強。2007年蒼南縣黨委第一次被溫州市評為優秀黨委,安全工作的創新成為其中一個亮點。林建華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縣委的肯定。
在政治學習和業務知識培訓的基礎上,林建華進一步要求,把安監隊伍的整體形象再提高一個層次,對外樹立更加鮮明的形象。過去安監隊伍組織紀律性要求較低,一開會就可以看出來,大家紀律比較松懈;對于上級部門的工作要求反應不夠迅速敏捷,上下步調達不到一致統一。2008年,林建華組織全縣160名安監人員開展了一次軍訓活動,由一位軍隊轉業下來的副局長指揮,全體人員統一著裝,從列隊、立正、稍息開始訓練。最初大家都嘻嘻哈哈的不當回事,站隊不整齊,經過一天的培訓,大家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組織紀律性加強。軍訓后,省安監局一位副局長來到蒼南檢查工作,看到軍訓的照片,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就是要這樣的隊伍,這才是我們的安監隊伍啊!”
2008年底,林建華上任安監局局長2年3個月,蒼南縣全年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次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比2007年下降13.11%、16.67%和17.24%,實現了3個“零增長”。在溫州市11個區及1個經濟開發區的安全生產年度考核中,蒼南縣被評為全市第一。面對這樣的成績,林建華感到欣慰。距離地方政府53歲退居二線的年齡,林建華只有一年的時間。這一年里,他還有很多目標和想法,“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是林建華提出的2009年安監局工作任務,他還希望能把自己的多年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的骨干,為安監系統培養更多更有創新意識的人才,為安監隊伍體制改革盡一份綿薄之力。
編輯林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