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安

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非常發達,非公企業已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0%以上,創造了全省70%以上的GDP、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但企業安全衛生形勢依然嚴峻。非公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已成為浙江省工傷事故發生單位和死傷人員的主要領域。2001年,浙江省總工會十一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明確要求,將全省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重點盡快轉移到非公有制企業,并提出了建立組織、開展活動、暢通渠道的非公企業工會勞動保護試點思路。
經過近7年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浙江省已建立了以“查找隱患、平等協商、簽訂協議、跟蹤落實、持續改進”5個環節為基本內容的企業工會主動參與勞動安全衛生機制(以下簡稱“主動參與”機制),促進了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2008年,浙江省各類事故的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3項指標,與2004同比分別下降58.4%,16.9%和58.5%。200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浙江省召開了非工企業工會“主動參與”現場會,向全國推廣浙江經驗。
查找隱患
浙江省建立非工企業工會“主動參與”機制的第一項內容就是查找隱患,即:組織發動職工,應用安全檢查提示卡等工具查找事故隱患,提安全衛生合理化建議。
2004年起,浙江省總工會針對不同類型生產企業、崗位安全生產特點,編制了安全檢查提示卡軟件,軟件兼有提示卡內容檢索、新提示卡添加、隱患排查整改情況記錄匯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搜尋等功能。省總工會將提示卡軟件制作成光盤,免費下發給基層企業推廣使用,對一線職工起到了現場檢查、現場教育、現場警示的作用。
在基層實踐中,企業工會發動職工使用省總工會下發的安全檢查提示卡進行安全檢查,同時還組織引導職工,結合個人崗位安全實際情況,參與制作新的安全檢查提示卡。例如企業一線職工從自己的崗位出發,查找事故隱患,提出整改方法;車間把職工的意見、建議匯總,形成提示卡初稿,返回班組中討論后進行修改,再送企業安全管理職能部門;職能部門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和現行安全規范要求,對提示卡初稿進行完善后,再次返回車間討論;根據討論意見修改后定稿,最后制成新的安全提示卡,并將提示卡設置(張貼)在崗位周圍醒目處,隨時對職工進行安全警示,從而強化了參與企業安全管理的積極性。2008年,浙江省各級工會查出事故隱患6萬9822條,落實整改6萬8975條。

平等協商
平等協商是浙江省非工企業工會“主動參與”機制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由企業和職工(工會)雙方就職工查找出的重大隱患及安全衛生工作重大問題,采用會議、現場等多種方式開展協商。
為推進“主動參與”機制在企業的深入實施,浙江省工會推動基層企業構建安全衛生工作勞資雙方協商平臺,建立了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聯合委員會(以下簡稱“聯合委員會”)。聯合委員會按照對等原則建立,由代表企業方的行政委員和代表工人的工人委員組成。行政委員由企業主或行政選派;工人委員由工會選派或工人推選產生,工人委員中有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委員及一線生產工人的代表。對于不同規模的非公企業,聯合委員會的成員數有所不同。
企業工會通過組織發動職工查找身邊事故隱患,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議,收集了大量來自生產一線的安全衛生工作信息。經過分類整理后,把其中屬于企業管理范疇應完善的工作及時向行政作了通報,由行政落實整改或聯合委員會成員到生產現場共同商議解決。對于企業生產一線一時難以解決的安全衛生問題,工會整理成材料后發到工會小組或車間,經過組織討論、調查核實后,形成的議題由工人委員提交聯合委員會。聯合委員會召開會議,雙方就提交的議題進行協商,本著求同存異、逐步完善的原則,對這些安全衛生問題的解決達成共識。
簽訂協議
簽訂協議是浙江省非工企業工會“主動參與”機制的第三項內容,即:將協商后達成的一致意見,通過會議紀要、備忘錄等,形成文件化、契約化;也可按規定程序修改集體合同中的安全衛生條款或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
聯合委員會雙方委員進行協商,無論雙方對議題結果處理如何,討論的內容都將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包括工人委員提出的議題、對職工安全衛生投訴的處理、需整改事項的責任落實情況,以及對企業安全衛生現狀的評估情況等。對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的,具備條件可以整改的安全衛生問題,由行政明確整改目標,及時加以落實;若受到企業現有資金、技術、設備等客觀條件限制,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聯合委員會協商,提出逐步改善的方案和措施,形成紀要或備忘錄,經雙方委員認可后,作為日后履約和監督的依據。

對于已經簽訂集體合同的企業,浙江省總工會在推進“主動參與”機制過程中,進一步推動企業完善集體合同中的勞動安全衛生條款,使其更具操作性。通過聯合委員會協商運作,尤其針對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目標、安全設施改善、安全技措費投入、隱患治理項目等相關條款,充分做到量化、細化,以便檢查、落實和監督。若企業條件許可,由聯合委員會提出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經企業主和工會主席共同簽訂后,報送政府相關部門審查、登記,形成企業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主動參與”機制的實施,推進了浙江非公企業集體合同的簽訂率。2008年,浙江省衢州市通過推行“主動參與”機制,有516多家企業簽訂了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
跟蹤落實
跟蹤落實是浙江省非工企業工會“主動參與”機制的第四項內容,就是對協議履約情況進行監督,對事故隱患整改情況進行驗收。
跟蹤落實是實施“主動參與”機制的關鍵環節,主要是企業工會對事故隱患排查結果、經協商已確定需落實的安全衛生合理化建議、集體合同條款內容的履行情況等,進行跟蹤監督。通過聯合委員會進行安全衛生工作例行檢查,工人委員進行安全衛生專項檢查,聯合委員會開展安全衛生工作接待日活動、工會組織職工的安全生產互查,職代會職工代表安全巡視等方式,督促企業行政落實。聯合委員會并將檢查落實的反饋情況,在企業進行公告,接受廣大職工的監督。對于沒有落實的內容,及時向職工作出說明,聯合委員會將作再次協商,提出解決方案。如浙江海亮集團實施“主動參與”機制,企業工會組織對勞動安全衛生集體合同的執行情況跟蹤監督,特別是對已具備履約條件的合同第三條第4款約定:“勞動保護用品作如下調整:(1)熔煉崗位改棉口罩為防塵口罩;(2)熔煉崗位工作服年增2套;(3)熔煉、擠壓、拉伸崗位改防滑勞保鞋,年增1雙”進行重點監督。在檢查中發現,一些分公司的勞防用品的執行標準并沒有按集體合同約定標準更改。工會將情況通過工人委員向聯合委員會通報,并向不執行的單位開出整改意見書,企業領導接到聯合委員會檢查意見后,要求分公司及時履約。3天后,企業即下達了勞防用品新的發放標準,并附發集體合同及執行指導意見。各分公司和職能部門立即開展整治工作,合同條款全部得到落實。
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就是查找隱患、平等協商、簽訂協議、跟蹤落實4個環節螺旋式循環運行,及時發現和改進安全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企業安全衛生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
企業實施“主動參與”機制,經過查找隱患、平等協商、簽訂協議、跟蹤落實4個環節循環運行完畢,聯合委員會將對機制運行的情況進行初步評估。對于初步評估中的效果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后,再次開展循環和效果評估工作,實現企業安全衛生狀況的不斷持續改進,建立“參與-協商-監督-維權”的非公企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模式。
不同規模、不同行業領域的非公企業,工會工作、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存在差異性。浙江省總工會在推進“主動參與”機制建設過程中,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對于各方面工作較為扎實的非公企業,推動查找隱患、平等協商、簽訂協議、跟蹤落實、持續改進5個環節完整運行,并參照制訂的“主動參與”標準化評分標準,對各環節運行情況進行分段評分,建立動態的及時發現事故隱患、整改隱患的長效機制。對一些安全狀況較差、安全基礎薄弱的中小型非公企業,浙江省總工會通過發揮行業工會、村工會的作用,廣泛開展安全檢查提示卡應用,提安全合理化建議,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管理,逐步改善勞動安全衛生狀況,落實主體責任。如浙江省慈溪金堂村工會通過實施“主動參與”,分類編制了沖床、油泵、五金等行業的安全檢查提示卡達28種420份,實行“一機一崗一提示”(一臺機器設備、一個崗位、一份提示卡),工作成效明顯。自開展“主動參與”以來,金堂村企業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開展“主動參與”企業有8.2萬家,其中已建工會的規模以上企業開展“主動參與”達2萬2642家,開展“主動參與”標準化創建活動企業有4253家。浙江省有1678個村工會以及機械、建筑、塑編、印刷、紡織等20余類行業實施了“主動參與”機制。
編輯呂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