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學企業實踐科目、學生實習時間安排、學生工作評估的介紹,闡述創辦教學企業的意義,經管類專業創辦教學企業可資借鑒的經驗,以及對教學企業設計規劃方案的思考。
關鍵詞: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學企業;設計規劃
教學企業是學校為滿足學生實訓、實習的需要,由學校創辦,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經營管理的企業。與社會上的其他企業相比,除了需要以贏利為目的之外,教學企業還具有教育教學的功能,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組成部分。目前,一些高職院校的商學院也在辦教學企業。筆者有幸參加了對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學培訓項目的考察學習,通過學習,筆者在教學企業的建設方面得到了較多的啟發。
南洋理工學院教學企業介紹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最重要的辦學特色就是教學企業、教學工廠。商科專業創辦教學企業,工科專業創辦教學工廠。南洋理工學院林靖東院長之所以要在學院內創辦教學企業與教學工廠,是為了使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夠盡快適應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在借鑒德國“雙元制”模式基礎上推出的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將先進的教學設備、真實的企業環境引入學校并與學校教學有效融合的學校、實訓中心、企業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模式,體現的是一種企業實習、企業項目與學校教學有機結合,以學院為本位,在現有教學系統(包括理論課、輔導課、實驗課和項目安排)的基礎上全方位營造工廠實踐環境的新的辦學理念。這種理念滲透于學校教學的各個方面,甚至體現于學校教學機構的設置與校企合作企業的選擇上。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縮短了現代企業人才需求與職業學校教學的距離,可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的目的。同時,教學企業項目也充分實踐了南洋理工學院所倡導的教導、實習、學習的教學理念。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企業實習訓練包括企業中心訓練、企業項目訓練和理論教學三個單元(如圖1所示)。
企業中心訓練單元包括零售營銷服務中心(由MSC義賣市場Bazzar、MSC迷你市場Cheers、MSC化妝品店 Pretty face、MSC物有所值店 Value、MSC電器及電子店 Fusion、MSC左丹奴服裝店 Giordano、MSC Unity 、MSC 運作與行政部、MSC貨物管理/開發部等組成),客戶關系管理電話服務中心,運動與保健中心,電子學習發展中心,財務資源服務中心,媒體設計服務中心,外包服務中心等。企業項目訓練單元包括佳節組、室外展銷會、市場調查、項目研究等(如表1所示)。


目前,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企業在一個學期內總共能提供360個工作崗位供學生實習訓練。學生在教學企業的實習訓練過程分三個批次進行,每個批次約120人,不同的實習訓練單元同時進行。理論教學單元包括項目管理課程、客戶服務課程,為學生在教學企業的實踐提供理論知識指導。教學企業的訓練重點集中于商業程序/業務流程發展,讓實習學生參與到從概念形成、方案規劃策劃、履行實施到回顧評價的整個商業管理流程中。具體實習安排見表2。
南洋理工學院對學生在教學企業的工作評估也很有特色,評估指標充分體現了以職業素質與技能提高為導向,對我國高職學生的評估考核有較多的借鑒意義。其工作評估共分四個部分:綜合報告(10%)、個人對外行銷(10%)、同輩評估(5%)、表現鑒定(75%)。在表現鑒定方面又分為十個指標進行評定:商業計劃程序的表達與悟性能力、企業精神、工作態度/職業因素、產品知識、素質與效率、語言表達溝通技術/客戶關系、主動性和領導能力、團隊精神/組織合作性、料理事務和個人修飾及穿戴整潔、紀律,各指標的權重均為10%。
關于建設教學企業的啟發
(一)建設教學企業的重要意義
教學企業能改變目前我國在專業實習、崗位實習方面對學生實習管理的“放羊”狀況目前,我國在學生實習方面存在以下問題:有的學生與教師聯系不到實習企業,學生基本處于休假狀態;有的學生雖然教師為其聯系到了相關企業實習,但實習期間幾乎無工作可做,無任務,無工作壓力,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崗位工作中;有的學生雖有崗位工作可做,但所從事的崗位工作與其專業學習不相關,實習對其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提高毫無裨益;有的學生在校外企業實習,企業無指導教師對其進行相關崗位知識的培訓與指導。學校的指導教師因學生分布在各校外企業,無法對學生在企業的工作及學習進行及時指導,導致管理滯后。而教學企業的每個項目和業務都是以市場為導向的,都是滿足市場上客戶的現實需求的,教學企業的每個教師都扮演多個角色,既充當項目或業務的管理員及客戶聯系人,要為客戶負責,又充當培訓員、導師、監督管理員,要為學生和學校負責。因此,通過教學企業的經營可以培養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能加強教師與企業、市場的聯系。同時,學生通過在教學企業進行實際業務操作、項目操作、產品知識培訓,可以在工作中邊學習邊訓練,接受系統的、有組織的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與技能。
創建教學企業是實踐“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職業教育改革理念的有效途徑學院通過創建教學企業,可為師生提供高效的技能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學習技術、技能,自然地獲得真實的體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能力,從而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矛盾。教學企業的建立能為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開辟新的領域,有利于校企文化的相互滲透,有利于建立并鞏固合作雙贏的長效機制。教學企業的創建還有利于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使其真正進入內涵發展的軌道,進而為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品牌專業的建設提供有力幫助。總之,教學企業模式的創建與探索,是實踐“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改革理念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吸取南洋理工學院教學企業的建設經驗,規劃創辦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企業
南洋理工學院教學企業建設的成就與經驗對我國高職院校經貿類專業創辦教學企業有很多可資借鑒之處。我國有的經貿類高職院校也創建了類似的教學企業,一般稱為×××實驗公司。為使所創辦的教學企業更好地與專業教學相結合,一開始就應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可根據學院各專業自身的特點及設置狀況設立相應的專業性業務分公司,各業務分公司的經理可由各專業教研室主任或相關專業帶頭人擔任,其主要職責為承接相關業務并負責對業務及項目的執行和管理,同時負責對實習學生的培訓和指導管理。×××實驗公司可作為總公司,其主要職責是為各分公司的業務開展提供支持服務與咨詢指導。另外,由于×××實驗公司只是學院內部的教學企業,不利于承接外部客戶的外包服務,筆者建議注冊一個面向社會或市場的公司,如××工商企業服務外包中心(或××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這樣,×××實驗公司可以××工商企業服務外包中心的名義在外承接業務,然后將所接業務分解成各個工作任務項目,由相關的業務分公司完成,從而滿足客戶的需求。擬創建的教學企業可進行如下規劃(如圖2所示)。
當然,教學企業的建設是個長期的過程,各高職院校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具有業務基礎和能力的教研室成立業務分公司作為試點,按照教學企業的運行模式先營運起來,然后總結經驗與教訓,不斷探索并逐步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白彥婷.新加坡“教學工廠”的經驗與啟示[J].職業教育研究,2007,(12).
[2]王水云,徐愛勝,張麗麗.NYP 教學工廠模式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
[3]陳蓉芳.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學企業”模式對我國高職院校辦學的啟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3).
[4]郭振武.學校管理[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
[5]紀芝信.職業技術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
朱益新,江蘇無錫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經貿實驗公司總經理,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
(本欄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