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蓓蕾
今年前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持續走強。5月國產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69萬輛和111.97萬輛,同比增長29.60%和34.02%。國內汽車銷量已連續數月保持全球第一。
去年年底多數企業預測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呈現由低到高的“V”字形趨勢,目前悲觀的預期在國外市場通用,在中國卻并不適用。
近日,國際權威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城市18歲~50歲的網民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640份。
IIDSOS分析認為,從去年9月的消費稅調整到今年取消養路費、購置稅減半征收、汽車下鄉等一系列政策的拉動,為汽車市場的穩定與發展“保駕護航”,起到了“平衡器”的作用。另外,消費者需求結構的升級也成為市場的“催化劑”。
小排量汽車購置稅調整對市場影響大
為了刺激汽車市場,國家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涉及到改善消費環境、優化市場需求結構、鼓勵汽車企業兼并重組、新能源汽車推廣等諸多具體政策措施。這套“組合拳”出擊究竟對汽車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效果?
調查發現,小排量汽車購置稅調整、新能源汽車戰略和汽車信貸是影響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三大措施。其次,受訪者認為二手車補貼政策(以舊換新獲補貼)也將對汽車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其他政策措施,如支持自主品牌發展、汽車下多、規范和促進二手車市場發展等,受訪者感覺這些政策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認為這些政策措施將對汽車市場影響較小。
其中,小排量汽車購置稅調整占到69.7%,對市場的影響最大,像速騰、郎逸、標致307等車是主流的暢銷車型。購置稅調整后,作為黃金排量的1.6L車型,它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據乘聯會數據,2009年第一季度1.6L及以下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4%,與此同時,1.6L以上同比下降17%,這項政策對于優化市場結構的作用已經顯現。
不管是1.6L以下的緊湊型車,還是經濟型轎車,其價格都相對于1.8L和更高排量車型的價格要低。數據顯示,消費者在未來購車中,主要將選擇5萬元~15萬元價格區間的車,這一比例占到52.6%,武漢、成都等二線城市的居民更為首選。
這個價格區間集中了從A0至A級別的車型,Ipsos調查數據顯示,未來消費者選擇兩廂車的比例42.9%超過三廂車的32.6%。而現今市場上暢銷的兩廂車的價格和排量大多集中在15萬元和1.6L以下,并可享受到政策優惠。由此看來,接受調查的網民未來選擇兩廂車也就不足為怪了。
同時,這個細分市場是自主品牌產品的主要陣地,小排量汽車購置稅調整無疑也將對其市場份額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八成網民有購買新能源車的意愿
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國家也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上加大馬力,不僅對不同新能源汽車有具體的補貼政策,而且定下具體目標——未來三年內中央將投資100億元專項資金,最終形成國內50萬輛電動、油電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車將占到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
Ipsos調查中發現,新能源汽車戰略對于市場的影響占據51.5%,僅次于小排量汽車購置稅調整對市場的影響。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殺傷力有多大,這將決定市場成敗。從購買可能性來看,有購買意愿(一定會購買與可能會購買)的網民比例高達80%,其中14%的網民表示一定會購買。而以武漢、成都和沈陽為代表的二級城市網民的購買意愿比一線城市更強。
盡管網民購買意愿很高,但價格上,他們并不愿意為高昂的新能源汽車買單,80%左右的網民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可以比普通汽車價格高,但不能高出20%,否則,他們也不會考慮購買。
Ipsos分析,國家給予購買新能源汽車一定的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還是相當樂觀,這一比例可以控制在20%以內。但這卻給廠家的成本控制和定價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還應看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時間、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建設等技術及配套措施還不成熟,這些都是擺在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開發企業以及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消費者需求的“催化劑”
通過最近對已購車用戶購車原因的調查可以發現,汽車在中國主要大城市已相對屬于剛性需求,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主要城市中,車輛已經成為相對中產階級的一種標志;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農村城市化改革的進程,主要大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張。更多的人受到房價的影響,會購買城市邊緣地帶的住房,因此上下班、接送孩子等就需要用汽車作為代步工具。這一現象正是當今社會結構變遷以及消費需求結構升級在汽車市場的突出反映。
其次,汽車價格不斷走低,加上周圍人紛紛買車的“示范”效應,也吸引了一部分網民加入了購車的行列。
由于中國汽車市場目前較低的千人保有量,汽車的剛性需求是必然存在的,中國汽車市場在未來還將是朝氣蓬勃的發展。
在IpsoS調查中,網民對于支持自主品牌發展、汽車下鄉等政策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認為這些政策措施將對汽車市場影響較小。但受訪者卻對汽車信貸和二手車補貼政策較為看好,這兩項比例分別占到31.3%、20.3%。
從益普索的這次調查來看,一次性付款仍然是購車時的主流交易方式,但愿意采用貸款購買的比例也達到1/3左右,相比現階段實際購買行為中貸款購買的比例10%,提升幅度非常明顯。
Ipsos認為,隨著國內信用體系的完善,居民理財意識的提高,再加上國家對于鼓勵汽車信貸市場發展具體措施的出臺,這一比例還有可能繼續提升。汽車信貸市場的不斷發展不僅可以刺激短期的個人消費需求,而且更有利于培育汽車市場長期消費需求,保證汽車市場持續穩定發展。
另外,未來選擇購買新車仍然是市場的主流,但選擇二手車的比例也達到了35%,比2006年二手車交易量的比例27%略有上升。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二手車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在未來的不斷發展中,二手車市場不僅有利于保持一個相對穩定、規模巨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它將更應看做是一個新的市場需求增長點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