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2005年,朱剛拿出多年積蓄購買一輛小車“幸福使者”,保養的時候竟然發現:自己的新車以前被保養過,原車主姓張,自己買的是別人退回的車!將經銷商告上法院,但卻不受理,理由是車屬于奢侈品,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稱《消法》)保護。
時隔3年,已經運行了15年的《消法》終于要改變了,而且,買車,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一下子集三千寵愛于一身。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俊海教授介紹《消法》修改的方向和趨勢時說:“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應該建立后悔權制度,也就是讓消費者在合理期限內可以無條件退貨,這樣的交易活動不適用于所有的消費行為,但像購買汽車這樣的交易額巨大的消費行為卻是適用的?!?/p>
“后悔權”讓人冷靜一下
劉俊海教授公開表示:“后悔權”并不是一個嚴謹的概念,其正式稱謂為“冷靜期制度”,是給予消費者單方解除或撤銷合同的一種權利,原則上可以讓消費者在合理的期限內無條件退貨。消費者的“后悔權”制度未必適用于所有消費行為,但他認為三類商品交易活動應當適用這個“后悔權”制度:網上交易;先交錢后簽合同的消費行為;交易額巨大的消費行為,比如消費者購買汽車、房屋等。
劉俊海提出“后悔權”制度是基于兩點,一是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等,二是在某些消費活動中,部分商家為了推銷一些牟利價值高的商品或服務,首先給消費者洗腦,使其在不冷靜、不理性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實行“冷靜期制度”,賦予消費者單方解除或撤銷合同的權利,可讓消費者在合同簽訂的法定期限內,給消費者一個深思熟慮的時期。
消息傳出,消費者歡呼雀躍,汽車界卻嘩然一片。
“善良的愿景而已”
對消費者來說,這自然是好消息,暫時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如果有專家建議把國庫金條分給國民當福利,肯定也是贊成者多,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少數服從多數的?!币黄嚇I內人士對記者感嘆。
記者到汽車城采訪,銷售經理們無不對此表示反對。東風悅達·起亞4S店王經理告訴記者:“這根本不可行,新車購買后,在出門之前首先就要上保險,保險是不能夠退的,就算這個可以解決,那大家都知道,車只要開出門就開始貶值,車的各種部件都開始磨損,收回后,我們就只能按照二手車賣了,這塊經濟損失誰來承擔?如果車出現刮蹭等事故顧客悄悄修好給我們退回來怎么辦?一臺車有上萬個零件,顧客拆幾個下來后送回,我們作為經銷商是檢查不出來的。所有這些都是風險,讓廠家和經銷商完全承擔顯然是不公平的,也踐踏了合同法?!?/p>
“按照合同法來說,如果能夠證明車確實有嚴重質量問題,車肯定是應該退的,銷售過程存在欺詐行為,甚至可以要求雙倍賠償。但現行的召回制度,也只是將有問題的零部件更換后返給客戶,而不是換一輛新車,這是車的特殊性決定的?!?/p>
王經理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客戶:“他當時買了車之后,沒有提車,車放在我們庫里沒動,保險單也沒出,幾天后他打電話來說家里有人去世,車不能買了,看能不能退掉,我們當時就給退了。這種情況是可以的,客戶有不得已的苦衷,而車也沒動,不存在磨損的情況?!钡?,如果客戶都如此退車,勢必加大經銷商的庫存,也增加了銷售的不確定性。
劉俊海認為廠家主動賦予顧客“后悔權”是自身責任心和誠信的體現。對此,知名汽車營銷專家、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總經理蘇暉對記者說:“這不能隨意掛鉤,后悔權只是純理論家善良的愿景,沒有現實的可能性。在現有的法律環境、人文素質下,實行后悔權制度只能增加社會成本,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而且買車要有13道手續,非常復雜,并不是買件衣服那么簡單的事情。”
北京鴻銳新思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洪亮在接受《汽車觀察》記者采訪也表達同樣的觀點:“汽車是復雜的商品,不同于服裝等簡單商品,不可能實現完璧歸趙,要真的實行后悔權制度,你去買車,誰知道這車是不是被開了2000公里后退回來的?退的原因是什么?這反而造成了信任危機。”
“后悔權”在西方
記者了解到,我國部分零售行業已經開始實行類似于后悔權的無理由退貨,如家電行業、服裝行業,但是商家都要強調不能有損害,不能影響二次銷售,這是合情合理的,商家不會因此造成經濟損失。在歐美國家,后悔權更是已經實行多年,如瑞典、英國等國家,也僅是規定享有“后悔權”的是小宗商品或者網上購物、郵購、電視購物等“遠距離購物”。
有媒體稱,在日本商品基本都能實現“無理由退貨”。
但事實并非如此。記者就此采訪了日本汽車協會中國首席代表本川浩先生,他介紹,日本因1972年修訂分期付款銷售法,進而引入后悔權(冷靜期)制度,但日本實施后悔權的商品中不包括汽車。原因在于,一是汽車是消費者考慮成熟之后決定購買的高價商品,二是車輛消費包括注冊登記、保險、納稅等手續,消費者沖動購物的情況恐怕不多,三是購車時,通常從“申請”到“合同成立”(注冊登記等)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期間也可以撤回申請。因此,可以認為從實質上將后悔權的宗旨運用了過來。只有店鋪銷售之外(遠程購買)的摩托車(含帶有原動機的自行車/助力車)屬于行使后悔權的范圍。
因此,即便是在商業氛圍、契約精神成熟的國家、在征信制度完善的國家,后悔權的實行也僅僅是針對日用消費品和遠程購物商品,而在基礎的人文建設還差得很遠、征信制度極度不完善的中國,在汽車領域實行“后悔權制度”的確有些“大躍進”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