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目前變電檢修發展的趨勢,并結合幾年來變電檢修實踐對檢修工作及注意事項提出一些建議,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變電檢修 帶電作業 展望
中圖分類號:TM-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920136-01
一、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
隨著傳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功能、多狀態的在線監測系統將得到發展。智能狀態監測系統的進一步研究和應用,將會解決常規數據處理中遇到的困難,狀態監測系統與其他系統的聯網和集成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研究。
高度信息化管理模式將是設備維護管理的一個發展趨勢,遠程設備診斷信息中心在其中將發揮主要作用。結合最優成本評估的高可靠性的狀態檢修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二、加強檢修管理提高檢修效率
借鑒其它同行的先進經驗、結合幾年來變電檢修實踐,我認為促進我局變電檢修工作可從以下著手:
1.檢修管理人員對每一項工作都要有詳細技術說明:給檢修班組布置任務應詳細闡明各檢修項目的技術定義及工作方向,使檢修班組能較透徹了解檢修的目的性。
2.采用先進的檢修管理方法:
(1)加強檢修人員責任感,利用他們的技術決竅和積累的工作經驗參與管理并自我負責;
(2)將本所的檢修力量集中于最關鍵的檢修工作,其它工作考慮外包;
(3)成本有足夠透明度并和考核制度掛鉤,做到人人關心成本;
(4)加強檢修管理,根據條件逐步采用計算機化的檢修管理。
3.提高檢修人員水平,認真執行檢修工藝:加強對檢修工作人員的培訓,嚴格執行檢修工藝;如能遵照工藝完成檢修工作,檢修工作的內在風險就能得到控制,并減至最小,檢修人員的工作錯誤也可盡量被避免。
4.搞好檢修工作的后備工作:后備工作的內容包括:工具與備件的供應,設備制造廠的支持,外包聯系工作及必要的培訓、文件、圖紙、試驗設備、進度,以及規程的準備工作等。
三、變電檢修工作的注意事項
(一)對帶電作業的各項要求
1.對帶電作業的注意事項
(1)參加帶電作業人員上崗前須經過培訓,并在停電的模擬設備上嚴格進行操練,通過相關規程考試,經負責人批準方可從事帶電作業工作;
(2)帶電作業必須由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兼其它工作;
(3)作業人員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工作負責人應隨時觀察作業人員,如果發現作業人員的體力或精神狀態不佳,應立即停止其工作。
2.絕緣工具的要求
(1)選擇電氣性能優良的絕緣材料,如環氧酚醛玻璃布板(管),避免選用吸水性大的材料;
(2)絕緣材料尺寸穩定,耐腐蝕性能好,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3)按不同電壓等級選用相應有效絕緣長度的操作桿;
(4)使用前必須按規程對絕緣工器具進行絕緣測試,絕緣合格方可使用。
3.對帶電作業工器具現場使用要求
(1)持操作桿作業的人員必須戴干凈的手套;
(2)作業現場的工作人員應戴好安全帽,以防刷頭轉動時損壞,甩下傷人;
(3)在工作現場地面應放苫布,所有暫不使用的工器具均應擺放在苫布上,嚴禁與地面直接接觸;每位使用和傳遞工具的人員均要戴上干凈的手套,不得赤手接觸絕緣工器具,傳遞工具時要輕拿輕放,避免與電氣設備或架構磕碰。
4.對氣象條件的要求
帶電作業必須選擇在良好的天氣下進行,現場風速不能過大,并隨時注意天氣的變化,必要時應停止作業。只要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使用可靠的帶電作業專用工器具,嚴格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帶電作業可大大提高勞動效率,為維護電力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做出巨大貢獻,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二)對于接頭發熱的處理
1.檢修前首先查看測溫數據的最低和最高溫度值,查看運行記錄,了解通過此過熱點的最低和最高負荷電流,兩種數據綜合分析比較,做到心中有數;
2.細心觀察過熱接頭的外部現象,如顏色、氣味、燒痕、內外部接觸縫隙、螺絲的緊固強度和均勻程度等;
3.對于軟母線接頭的發熱,應首先清除導線和線夾內部表面的燒傷疤痕,并用0號砂布磨平,然后用鋼絲刷徹底消除導線縫隙間和線夾表面的氧化物、硫化物、污垢(有鋁包帶的要拆除),再用金屬清潔劑或汽油沖洗擦凈導線縫隙和線夾上的金屬碎屑,最后按照螺絲緊固工藝,對角均勻擰緊,如果螺絲、螺母滑扣、滑絲或燒傷,應更換;如果線夾燒傷變形、強度松弛,導線疲勞斷股較多,要及時更換導線和線夾。對于硬母線接頭的發熱,對燒傷較輕的可以將鋁、銅排表面的燒痕處理平整,清除硫化物和氧化物后,涂抹均勻少量的導電膏,按照螺絲緊固工藝,對角均勻擰緊,如果螺絲、螺母滑扣、滑絲或燒傷,應更換;對于燒傷嚴重或重復過熱的部位,因為銅、鋁排的接觸面已經多次燒傷且溫度很高,接觸面的結構分子已經離散疲勞,電阻率成倍增加,這時就應該更換新的銅、鋁排。
(三)預防設備熱故障的對策
針對隔離開關和導線線夾發生熱缺陷的原因,我們提出了預防電氣設備熱故障的對策,在實際應用中效果很好。
1.嚴把金具質量關。變電所母線及設備線夾金具,根據需要選用優質產品,載流量及動熱穩定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是設備線夾,應積極采用先進的銅、鋁擴散焊接工藝的銅鋁過渡產品,堅決杜絕偽劣產品入網運行。
2.采取防氧化措施。設備接頭的接觸表面要進行防氧化處理,應優先采用電力復合脂(即導電膏)以代替傳統使用的凡士林。
3.提高接觸面處理質量。接頭接觸面可采用銼刀把接觸面嚴重不平的地方及毛刺銼掉,使接觸面平整光潔,但應注意母線加212后的截面減少值:銅質不超過原截面的3%,鋁質不超過5%。
4.控制緊固壓力。部分檢修人員在接頭的連接上有錯誤認識,認為連接螺栓擰得愈緊愈好,其實不然。因鋁質母線彈性系數小,當螺母的壓力達到某個臨界壓力值時,若材料的強度差,再繼續增加壓力,將會造成接觸面部分變形隆起,反而使接觸面積減少,接觸電阻增大。因此進行螺栓緊固時,螺栓不能擰得過緊,以彈簧墊圈壓平即可,有條件時,應用力矩扳手進行緊固,以防壓力過大。
5.嚴格工藝程序。制定連接點安裝技術規范。根據造成連接點過熱的不同類型,制定不同的工藝規范。安裝時,嚴格按照規范進行。
6.加強運行監視。對于運行設備,運行值班人員要定期巡視接頭發熱情況。有些連接點過熱可通過觀察來確定,比如運行中過熱的連接點會失去金屬光澤,導體連接點附近涂的色漆顏色加深等。
(四)對接地引下線的運行維護
1.加強日常外觀檢查,若有細微銹蝕必須及早刷漆。
2.從接地引下線地面以下30cm起至地面以上50cm范圍,按安全設施規范化管理要求,在接地線表面涂以(15~100)mm寬度相等的黃綠間隔條紋漆,進一步增強防銹強度。
3.按規程要求,采用測量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或相鄰設備)之間的直流電阻值來檢查其連接情況。在現場測量中,由于地中存在自然電場和人工電場的干擾,只有加大電流才能消除干擾,因此我們推薦直流伏安法,并建議測量所加電流在10A左右。
4.要特別注意繼電保護二次接線盒接地或控制箱外殼接地的引下線連接完整可靠,千萬不可銹蝕斷裂。
5.在中性點不接地的配網中,電纜頭的接地線必須經過零序CT的鐵芯內部。否則,一旦接錯,運行人員就無法得到該電纜接地的信號,可能引起故障延續和擴大,甚至發生電氣火災。
四、對變電檢修工作的建議
從事狀態檢修工作的專業人員缺乏理論學習及深入研究,僅僅認識到狀態檢修減少了停電次數拉長了檢修周期、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安全系數,沒有意識到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長期性和邏輯性,對其蘊藏的巨大潛力缺乏足夠的認識。
技術水平跟不上實際的需要。從檢修技術的發展歷史來看無論事故后檢修還是預防性檢修都是與技術發展的水平相聯系的狀態檢修也是一樣。實施狀態檢修是有技術基礎的,只有把基礎夯實,狀態檢修才能夠健康地發展,獲得長期的利益。相應的技術管理工作沒有跟上。缺少完整的設備檔案記錄及運行、檢修、試驗記錄,歷史記錄沒有被很好地組織利用起來,各級專業人員不知道自己在狀態檢修中所扮演的角色,沒有著眼于取消沒有必要的工作,多年延續下來的定期檢修制度嚴重束縛著人們的思維,只知道按“規定”辦,至于該不該修則很少考慮。
五、總結
由于電力行業的特殊性,在追究設備故障責任時,往往會考慮規程中定檢周期的規定。而狀態監測技術手段的不完善,以及狀態檢修技術管理工作的復雜性,使得狀態檢修的推廣工作任重而道遠。
作者簡介:
鐘士朝(1973-),男,深圳供電局變電二部檢修一班班長、高級技師、工程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變電一次設備運行及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