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玉 金麗娟
摘要近年來,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建設工程的質量不但關系到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也關系到人們的財產和健康安全,建設工程質量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強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建設工程質量水平。
關鍵詞工程質量 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264-01
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基本建設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建設工程質量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近年來,我國的建設工程質量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工程質量領域仍存在著不少問題,令人們擔憂萬分。由于工程質量低劣,造成房屋、路面和橋梁倒塌,給人們的人身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有的重大工程的質量甚至直接影響到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倒塌的一幢幢校舍,讓每一個國人都感到震撼和惋惜,正是因為校舍質量不過關,造成了這么多孩子的死亡,造成了這么多家庭的悲劇。因此,我們應當不斷提高建設工程質量,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
一般認為,建設工程包括各類房屋建筑的建造活動,也包括鐵路、公路、港口、礦山等專業建筑工程的建造和設備安裝活動。
二、建設工程質量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一,建設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往往由多個部門進行控制管理,建設工程的過程一般都較長,涉及的人員眾多,建設工程使用周期長,質量責任也就具有復雜性。從建設工程的建造過程來講,它涉及各個方面因素,包括規劃質量、地質勘察質量、設計質量、施工質量、建筑原材料質量等,還包括國家對工程質量的政策管理,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等。有不少不法分子因此違反法律法規,投機取巧,以次充好,從中牟利。
第二,有的建設單位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承攬工程,對工程質量不夠重視,只重視工期和經濟效益,不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隨意壓價、分包、轉包工程,使用劣質原材料等,使工程質量收到嚴重影響。
第三,建設工程監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監理單位缺乏應有的資質,監理人員素質低。
第四,我國工程質量問題的出現,絕大多數是由于相關利益者利益驅動所致,可能是“獻禮工程”、“政績工程”或“腐敗工程”,政府監管不完善。
第五,我國目前關于建設工程方面的法律存在著不少缺點和漏洞,法律規范分散,缺乏系統性,且內容落后,對質量問題認定嚴寬不一,甚至有不少的矛盾之處,再加上多依賴于行政手段,缺乏可操作性。
三、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管理
首先,應當統一、明確相關法律規范,盡快制定統一的《建設工程質量責任法》,在建筑工程質量責任立法中,應當進一步明確建設工程責任制度,加強對工程質量損害賠償制度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的規定。我國建筑市場較為混亂,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因而各種建筑企業魚龍混雜,實力參差不齊,加之近年來建筑企業獲利普遍較低,所以其承擔責任的能力非常有限。一旦真正發生重大質量事故,除了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外,相關的民事賠償責任根本無法落實。所以明確責任制度,設立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很有必要。
其次,建設單位應當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建設工程程序,執行工程質量標準,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建設單位應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并且制定詳細的質量計劃,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切實保證各類建筑材料的質量,處理好質量與施工工期的關系。
再次,應當強化監理單位的管理。建設工程質量監理制度是一項提高工程質量的有效制度,對所建設的項目按規定委托或公開招標選擇監理單位。政府要加強對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查工作,并對監理單位資質實行動態管理,促使監理單位不斷的提高監理水平。提高監理公司的整體素質,嚴格監理程序。強化總監負責制,加強對監理人員的崗位培訓,不具備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的人員不得擔任項目總監。業主在選擇監理單位時要注重監理能力和監理水平的選擇。
再次,規范工程質量檢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滲透到建設行業的各個領域。但是由于檢測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出現了很多不正規現象。我們必須要加強檢測行業監督的體系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建設工程檢測機構的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和職業準入制度,以此來保證檢測的公正性、科學性、準確性,真正做到第三方公正地位,保證其獨立性和完整性,依據相關法規,客觀、公正、準確、及時為客戶服務。
最后,我們必須加強政府的監管,不斷深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革,健全執法運行機制,建立工程質量管理和監督的新模式,強化建設工程質量監管,建立工程質量問責制度。必須加強政府部門的廉政建設,使“獻禮工程”、“腐敗工程”、“政績工程”等不再出現。
建設工程質量問題是關系到我們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不容忽視。我們應當從相關立法、政府監管、建設單位管理、監理單位監理、工程質量檢測等各方面進行綜合管理。
參考文獻:
[1]方冠生.論《建筑法》和《合同法》對建筑工程質量責任的設定.建筑與裝飾.2008(2).
[2]北沙.“百年大計”怎能“忽悠”——工程質量管理問題透視.建筑評論.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