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舜華
一、領會編寫意圖
國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口語交際”,每一課都由“教學提示”和“情境圖”組成。“教學提示”提出大體要求,“情境圖”提供了生活化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教學前,我們應該對照《語文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仔細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這對于用好教材,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學會請求》《學會祝賀》等口語交際,設計得非常巧妙,具有開放性。如《學會祝賀》,沒有局限于向老師祝賀,可以進行適當?shù)臄U展,如為爺爺奶奶祝賀壽辰,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向朋友同學祝賀他們?nèi)〉玫某煽兊?。《學會待客》一課,可以將客人換成同學、親朋好友等。
二、精心選擇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的理念,同時對“口語交際”提出了以下教學建議:
“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要特別重視以下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與生活實際相似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表演
表演是口語交際課最常用的一種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的方式。課堂上可根據(jù)“情境圖”的內(nèi)容,采用分角色表演的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逼真的交際氛圍。從教學實踐來看,表演是很容易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學習情境的。
有了與實際生活相似的交際情境,學生就會懷著濃厚的興趣,去做進一步體驗。如:教《學會請求》時,可以通過表演情景圖展現(xiàn)這樣一個交際情境:
李春燕坐在桌邊,手里拿著《古詩誦讀》,正在背詩。奶奶坐在沙發(fā)上聽錄音機里的京戲。李春燕看了看奶奶,捂住耳朵繼續(xù)背詩。過了一會兒,李春燕撅起嘴巴,做出煩躁的樣子。奶奶仍在看電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李春燕站起來向電視機走過去,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轉身走到奶奶身邊,靠在奶奶的耳朵上說了什么,奶奶關了錄音機。
這時,教師就用“李春燕跟奶奶說了什么?”這個問題,把學生帶入到“請求”的情境里。此時,學生就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踴躍參加到“怎樣向奶奶請求”的學習之中。
在課堂教學中,有時有這樣的情況:學生對“話題”說個不停,爭先恐后地要求發(fā)言、表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學生組織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在小組里自由組合,表演,教師隨機加入一個小組。這樣做,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鍛煉,帶來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2.增加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我們應設法給學生增加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1)課堂上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
學生的素質是不一樣的,不要因為一兩個學生“說對了”,就認為其余的學生都達標了,然后就忙于完成教案的“下一步”。從人們學習語言的經(jīng)驗來看,學生口語交際經(jīng)驗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是不可能一次就達到要求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把時間讓給學生,每個話題都應采用多種方式,激勵他們反復說。特別是那些口語交際有困難的同學,應鼓勵他們參與,多給他們一些嘗試和實踐的機會,只要參與了,都應充分肯定。
(2)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運用
我們應鼓勵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口語交際本領用于生活實際。如學完《學會祝賀》,親朋好友結婚過生日時要表示祝賀;學了《學會待客》,家里來了客人,就可以當主人,試著去接待一下。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還存在著大量的交際事件,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這些事件進行口語交際實踐。班級里的事情,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辦,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設計活動方案、布置安排工作,讓他們自己去與別人打交道、請求幫助等。這樣,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必然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南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