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扣珍
一、現狀分析
1.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
目前農村好多小學的英語教學情況堪憂,直接影響初中的英語教學。英語教學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英語作為一門“副科”在大部分老師和家長頭腦里根深蒂固。小學的英語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甚至有的小學未開設英語課或開設不齊。小學英語沒有升學壓力,教師教學的目標性就不是很明確,教師的課堂教學隨意性也就很大。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人數不足,負擔過重,無暇顧及個體教學和輔導。很多小學生對學英語的興趣逐漸淡化,甚至厭學。興趣一旦失去,要想再激發起來談何容易。另外,中小學英語教材的銜接較差。小學英語詞匯量少,閱讀量小,書面表達訓練少、要求低。當小學畢業生一進入中學學習,他們就很難適應中學教材的容量和較高的要求。有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怯場了,甚至打了退堂鼓。這就是兩極分化提前到初一年級的原因。
2.生源與師資流失嚴重,教師素質普遍不高
目前大部分農村中學都有生源流失和師資流失的困惑。許多農村小學畢業生不是擇校去了名校就是流失到城區中學,而這一部分學生大都是優秀生,留下的大多是“二流”或“三流”學生。這就是農村中學缺乏尖子生的主要原因。一個班級缺乏優秀生會使師生、生生活動造成很大困難,會使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很大程度上影響士氣。與此同時,農村中學的師資流失也很嚴重。據筆者粗略統計,農村中學的師資流失率在30%左右。流失的師資絕大部分是所屬學校的優秀或骨干教師。師資的流失影響著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
3.學生個體差異大
農村中學生由于時空環境、意識以及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欠活潑,羞于開口。這是英語學習的一大障礙。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社會影響及個性心理等特征。這必然構成他們多方面的差異:如智力差異、認識能力差異、情感差異、素質差異,興趣差異等。這些差異給英語教學造成了諸多困難。從教材上看,大多學校都使用的是統一的教材,同一本教材,同一種版本,要求達到同一個教學目標,教師們可以選擇的自由很小。更何況現行的教材里面的好多內容,農村里的孩子是沒有任何感知經驗和感性基礎的。
二、應對措施
1.盡快讓學生適應中學英語教學模式
從小學到中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都有一種新鮮好奇感。我們要把握這個良機,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加強對后進生的轉化,給所有學生一個新的起跑線。我們要找準銜接點,逐步過渡。
2.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素質的提高是當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質量的當務之急。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還要有較強的思想素養,這是一個合格教師必備的兩個方面。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的素質具體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每一個教師都應把提高思想素養放在重要位置,從“樹形象、鑄師魂、做表率”出發,要求自己事事處處做好學生的表率,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高雅的氣質影響人。②加強教師的教育素養,提高業務水平。教師一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蓄水”。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且還要不斷的補充水源好讓木桶永不枯竭。我們除了不斷學習并更新專業知識外,還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堅持教學基本功訓練。我們要盡快使自己成為“名師”、“骨干”,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3.挖掘大班額教學的優勢
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大班額。大班額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大班額教學的優勢起碼有三個面:有人氣,利于營造氣氛,感染學生、老師;有人氣,利于集體訓練,增強信心;有人氣,利于合作交流,互助共進。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進一步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具體做法如下:
①優化小組活動,強化課堂效果。在一個五六十人的班級里,即使教師一堂課發生五六十次的師生對話,每個學生也只能有一次機會。然而如果給學生5分鐘的小組活動時間,或結隊練習,或小組訓練,每個學生至少有兩三次機會進行語言交際。所以在班級人數很多的情況下,小組活動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交際的機會。同時,小組活動也能夠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照顧個別學生,滿足個別學生的需要。②巧妙布置作業,及時進行反饋。傳統布置形式是全班同學做相同的作業,便于批閱,也便于檢查、定性。事實上,學生之間客觀地存在著個體差異,統一做相同的作業,勢必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優生無法“吃飽”,學困生又無法“消化”的現象,達不到作業的真正作用。不妨來點改變,布置多層次的作業,把作業分成必做和附加作業兩種類型,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有一定的自主權。同時,教師自己也可以根據教學要求設計一些開放式作業。開放式的作業是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或解決辦法的,作業的形式也要多樣化,不一定都是書面作業,可以布置一些口頭作業。作業的批改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我們不妨大膽地讓學生互相批改(聲明:這不是為了偷懶)。他們在互相批改的過程中要思考、要分析,這樣更有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接受。當然并非所有的作業都適合學生互改的。另外即使反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
4.面對全班學生,重視差異教學,培優補差并舉
我們平時所面對的現實情況是:復雜的學生來源,參差不齊的學業水平。然而我們的教學目標是按班級平均水平要求“齊步走”,這便造成先進生不能冒尖,后進生也未能轉化,教學成績始終平平的現象。為了避免此類情況,我們教學當中應為先進生和后進生擬定不同層次的教案,要善于引導先進生擴大知識面,創造性地使用所有知識,提高語言能力。對后進生則要他不斷進步,有所追求,并幫助他們尋找差距的原因和克服辦法,不失時機地捕捉后進生的點滴成績和閃光點。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武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