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仙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競爭壓力的增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學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數在逐年增加。特別是近幾年,青少年由于學習壓力過大,精神負擔過重,因而導致了許多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針對這一現象,在課堂上,把體育教學和健康心理教育結合起來,對發展學生心理素質,改善學生心理環境,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運動促進身體形態發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良的性格特征,早已被人們所認同。體育運動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是通過學生自身的身體運動來實現的,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不同項目對人體的機能和心理環境的調節作用,產生不同的效果,在教學中從動作的講解,示范、站立姿勢,以及完成動作的面部表情等方面要充分展示給學生,并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隨后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有效地調整學生的心理。
二、排除學生心理障礙,培養健康心理
在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身體素質、情感、意志、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使其在練習一些難度較大的或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項目時,經常會出現各種心理障礙。心理障礙的形成不僅會使少數具有這種現象的學生,難于掌握規定的教學內容,而且還會由于消極的輻射作用而影響其他學生的情緒,進而影響這個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消除和克服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其形成適宜的心理狀態,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時期,具有可塑性,世界觀尚未定型且意志脆弱,在課堂上,如果老師過多批評、指責,不僅使學生感到戰戰兢兢,無所適從,甚至使其心理形成消極、恐懼、再消極的惡性循環。因此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采取有效的引導性練習,巧妙地安排練習手段,教法要多樣化,形式要多樣化,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完成動作有困難,就及時幫助,指導,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大力予以表揚鼓勵。因為學生積極性以及運動技能的形成,不僅與學生身體因素有關,而且和其心理因素大有關系。課堂上造成學生心理障礙有其不同的原因。例如:在跳箱教學中,有的學生怕絆倒,不敢跳,此時,要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首先要加強保護,使學生有安全感。其次,還可以在班里找個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做練習,讓其在老師的幫助下跳過去,這對一些膽小的學生是一種鼓勵,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在課堂上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友好、和諧的氣氛,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方案,精心揣摩每一個教學環節,從學生需要、興趣、能力出發,激發他們的表現和創造欲望。如:集體合作跑,練習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各種合作跑,第一次練習,各小組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路縱隊,輪流練習,甲隊每人雙手扶在前每個人的肩上,各組甲隊同時出發,看哪隊先跑到終點。然后,甲、乙兩隊互換位置,繼續學習。第二次,由縱隊變橫隊。甲隊練習是乙隊幫助,用繩將參加者相鄰兩腳捆綁在一起,各甲隊隊員可以用手相互搭在肩上,同時出發,看哪隊最先跑完最后的距離。第三次練習,“開火車”由“跑”變“跳”。各小組成一縱隊,小組的每一個參與者,右手扶在前面人的右肩上,左腳向前直腳抬起,前面人用左手接住后面人的左腳,成一路縱隊單腳站立姿勢,聽口令出發,必須保持隊伍整齊,堅持“跳”完規定距離。第四次練習,各小組全體蹲立,兩手扶前面人的腰。聽口令出發,采取集體同節奏的蹲跳方式,最后,再進行集體討論:成功的關鍵是什么?這樣,學生在和諧、友好、平等的學習環境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心理體驗,極大的激發了學習熱情,增加了各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凝聚力,這樣,學生在競爭中超越了自我,愉悅了身心。
除此之外,應讓學生提高自學能力,自練的能力,如:在學習體操時,讓學生先看體操示意圖,進行模仿練習,提高學生在模仿中學習,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把3~5人組成一個小組,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糾正,使他們在合作的氣氛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
四、關注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一視同仁,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耐心指導和幫助,注意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于心理素質不穩定、缺乏自信心、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的學生,老師要給他們一些關愛,在課堂上,你努力營造育人氛圍,讓他們知道老師和學生都在關心他們。如:在立定跳遠教學時,根據“小白兔”的動作特征,編寫了親切歡暢的歌謠,學練之后,老師說“同學們,誰是最勇敢的人?那一個敢出來試試做!做不好沒關系,只要去做就是好樣的?!贝藭r,老師要有意識的指名較內向、自卑心強的同學去做,做完后就及時表揚,給他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在做游戲時,對這些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把她們編在一個小組里,老師跟他們一起活動。讓他們輪流當“小組長”“帶頭人”。然后,多鼓勵,多表揚,這樣,帶著別人活動,增強了主動精神和主體意識,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課下,讓那些心理素質好的同學和他們交朋友,結成手拉手的伙伴。在校園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使他們在集體的關愛中感受到溫暖,扭轉心理弱勢,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由于身體素質存在不同的差異,決定了學生自身的不同,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確定目標區別對待,做到有的放矢。在設計有效的練習方法的同時,課堂上多進行總結和點評,特別要注意使用精確的語言來表述某一個練習方法所對應的健康心理,從而使更多的學生,從動作的學習和動作完成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自然而然地改善自己的心理環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