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軍
2009年新課改地區的高考生物試題,關注了生物學科知識與社會經濟、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關系,反映了《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整體要求。筆者研究揣摩新課程背景下的2009高考,發現生物試題凸顯出五大特點,現例說如下,以饗讀者:
一、強調科學方法和科學史
直接考查研究方法,是新課程中學生物教學要求在高考中的反映。廣東生物單科卷第9題,考查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浸染細菌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即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海南理綜卷第14題通過不同的實驗組合考查了“對照實驗”的原理和方法。
關注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廣東生物單科卷第26題考查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關系。江蘇卷第7題考查了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有關知識。天津理綜卷第2題涉及著名科學家包括虎克(R.Hooke)、坎農(W.B.Cannon)、摩爾根(T.H.Morgan)和韋爾穆特(I.Wilmut)等的研究成果。
二、強調理論聯系實際
將考綱中要求掌握的各類基礎知識融入具體實例中加以考查,這是新課程高考生物學試題的重要特征和命題趨勢之一。安徽理綜卷第4題和廣東理基卷第45題,都引用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有關“水母綠色熒光蛋白”這一內容。前者考查了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而后者則是結合此背景材料,考查了對基因表達的檢測。廣東生物單科卷第4題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地窖貯藏種子、果蔬中的應用;第32題關于珠江流域某城市構建的人工濕地問題等,體現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三、強調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關系
使考生關注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關系,這是課標的整體要求,理應在高考得到體現。廣東生物單科卷第28題借助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關比較,考查基因突變和免疫的有關知識;第13題,結合氣象預報中有“紫外線指數”方面的內容考查造成地面紫外線照射增強的直接原因,即臭氧層破壞。山東理綜卷第5題借助重癥肌無力患者的正確治療措施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廣東生物單科卷第32題聯系人工濕地考查了重金屬污染問題。天津理綜卷第8題涉及到水華等內容。
四、強調圖文轉換能力
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以圖表方式呈現實驗結果,要求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是新課程高考卷的重要特點。今年廣東生物單科卷的必做題(140分)中涉及圖表類的題占75分,江蘇卷(120分)中有80分的題目涉及圖表。寧夏卷必做的4道非選擇題中,每道題都涉及圖。
五、強調實驗方法和探究能力
將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滲透到試題的題干及解題過程中,以及注重對基本實驗技能和研究方法的考查是考綱的基本要求之一。廣東生物單科卷中有56分與實驗有關,其中第36題要求考生設計實驗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強度對大豆植株高度的影響,并預測實驗結果。安徽理綜卷第29題要求考生設計實驗探究乙烯利濃度對黃瓜開雌花數量的影響。廣東生物單科卷第31題是對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的實驗結果的解釋;第12題要求考生對用圖呈現的實驗結果做出判斷;第27題是借助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某一時期的顯微照片考查考生對減數分裂過程和特點的掌握情況。江蘇卷第6題是有關根尖有絲分裂的實驗,要求考生能根據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解答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
作者單位:河北樂亭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