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飛
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貫徹教書育人的原則,把教育和英語進行有機結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高職英語的教學中應當充分體現主導作用,了解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以幫助學生實現其主體地位,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職英語 英語教學
高等職業學校以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形成了自己質能并舉的辦學特色。但是,這里存在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日益現代化的生產環境對生產一線人員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不但要求他們操作技術精湛,而且具有一定的對外交流的能力。與之聯系甚密的英語課程以及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就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一些現狀問題,展開一些思考,明確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試圖探索高職英語教學中現狀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高職英語的教學現狀
高職英語教學是高職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仍以課堂教學為主。與普高生相比,高職學生入學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普遍英語基礎差,詞匯量比較小,學習興趣不濃;同時又沒有比較合適的教材和參考資料。而且學生學習英語普遍表現為:不重視英語課程。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多數學生認為讀高職就是學技術、當工人,跟學英語沒有關系。具體表現為:
1.從聽力方面來說,雖然學生掌握了一些技巧,但還只是一些應試技巧。學生普遍自我感覺聽力較差,也就是說學生“聽”的基本功還很不扎實,如辨別連讀與失去爆破的能力,聽完短文復述大意的能力都還很差,更不用說要求他們聽英語廣播和看英語電視節目了,因為他們以前學習大半是機械性的模仿,一旦有些變化就不知所云。
2.學生“說”的能力普遍較差。有不少學生甚至對基本的語音語調知之甚少;絕大部分學生不能用簡單的口語回答老師的提問,更不用說用外語交流了;上課害怕回答問題,擔心被老師提問,即使被提問,往往是“sorry”或“I dont know”作為回復。以現行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是“啞巴”,因為應試教育沒能激起學生“說”的興趣,他們只要做好書面練習就行了。
3.就閱讀和翻譯能力來說,有些學生可以說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如略讀、上下文猜測詞義、掌握其中心句等,他們只會逐字逐句地進行閱讀,從而使閱讀大打折扣;至于翻譯能力,不會分析句子結構,很難流暢地翻譯,達不到翻譯所要求的“信”“雅”“達”的標準。
二、明確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是: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強化基本技能培訓,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人際溝通的能力,有效地開展專門用途英語訓練,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基礎。學生畢業后應具備職業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聽說能力、較強的閱讀一般技術資料的能力和書寫常用應用文的能力。
三、明確教學對象的多層次性和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和多變性
高職院校的生源復雜,知識結構和層次不一,比較難找到適合高職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的設置具有嚴格的界限,而職業教育所謂的專業通常是跨學科的,一個專業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如果僅僅學習一門學科的知識是遠遠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的要求的。
四、探索和實踐
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1.合理選擇課本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我們將學生按英語基礎的不同,采用以下教材——《大學英語》(College English)和《英語》(五年制高職類教材),并且在教學的進度和深度上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
2.重視課文的講解過程
正確處理聽、說、讀、寫的關系,根據語言教學的規律有機地安排各個教學環節。我們以每個單元的課文和一些配套練習為依據,進行課文講解,練習講解,同時安排閱讀教學、語法教學,還在多媒體語言教室適當地安排了聽力理解教學內容。
3.注重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大多采用單向灌輸的“填鴨式”教學,完全由老師主宰,學生只能完全順著教師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學生基本上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活”起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把“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當中。那么,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我建議采用小組活動來進行教學。
學生在學習語言時難免有差異,往往基礎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就顯得消沉。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先向學生講明進行分組學習的意圖和益處,然后由學生自愿結組,每組幾人,均由好、中、差三種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組成,注意優生與差生在各組中的比例,以便于各組有引導、合作的可能性與必要性。有利于學生間、師生間的和諧、溫馨、關懷、同情、支持、配合、互幫互助等合作情感的日益加深,以及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共同進步、發展與提高。
4.注重課后輔導、復習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在課后輔導、復習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是在學完知識點以后告訴學生要好好復習,這樣一來很容易讓孩子有一種厭煩心理,有的甚至不去理會教師的好意。然而為了讓學生能及時消化當天所學的新詞、新句,課后及時復習操練又是必需的。出于教學時體驗到了合作學習的妙處,建議學生課后要復習,并且提出學生合作復習單詞、對話的方法。同時組織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介紹經驗;所有教師主動加班加點輔導學生。
5.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要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質量,還要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教學。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影像,二維三維動態等信息于一體,能充分調動多種感官,視覺和聽覺處理功能,聲情并茂,圖文兼顧,形式活潑、新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選擇與詞匯密切相關的生動畫面,配以提示性文字和標準的英語讀音,以及各種類型的音像資料等,利用多媒體立體化、形象化和動態化的特征,對學生產生多重的感官刺激作用,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多方位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如在學習blossom(開花)一詞時,教師可以用flash制作三維動畫,把花從苞蕾、含苞欲放到盛開的全過程形象地展現在學習者面前。
總之,在高職英語的教學中,只要我們不斷地研究具體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并且從教材及內容特點、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心理特點出發,從教學環境及教師自身素質等方面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且在實踐的基礎上,再經過篩選、優化,最終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學方法。只有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真正采取扎實而富有成效的行動,才能切實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高等教育心理學》.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黃建濱.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出路[J].外語界.1998.(4)
4.李庭芳.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程同春.談21世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英語教學[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1):80-82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