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寧
完整的數學學習包括學“問”與學“答”兩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問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所以教會學生提出問題是激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的一個關鍵。那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一、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都問
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無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水平,不能把課堂作為一種理想狀態來設計,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優秀生和差生都能在自己的認知水平上有所發現,有問題可提,切忌把課堂掌控在少數學生手中,要使多數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獨到見解的機會。這樣有利于調動多數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例如:學習了“平行線、垂線”后,為了訓練平行線垂線的畫法,也為了給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培養每個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和創造意識。筆者出了這樣一題:請你用一個半圓、兩條平行線、一個三角形設計一個圖形,并用一句簡捷的語言說明你的創意。幾分鐘過后,每位學生都設計出了自己的圖形,都爭著展示自己的圖形和創意。此時,教師在鑒賞、評議時要特別關注那些平時不愛回答和提問的學生,對他們的構思、設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敢于提問、展示自己的自信心。同時,也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相問答作品的設計意圖,提出改進意見,從而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提問的機會,鍛煉提問的能力。
二、改進教學方式,教給提問方法,讓學生會問
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教學進行科學安排,精心設計。要緊扣學生實際,緊扣知識現象,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問,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提問能力從低層次上升到高層次。(即不問→敢問→會問)
另一方面還要注重讓學生在答問題中學會提問題。答問題是檢查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回答問題的過程,不僅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產生新問題的靈感,使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
總之,質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創新的動力和源泉。教學中,只有注意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才能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人才。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龍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