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曉弘
從理論上講,教科書作為教學資源,編者增加什么內容,減少什么內容,都是他們的認識,只要依據課標就行。而怎么用教科書,則是教師的事。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教師要用好教科書并非易事,而“歷史教科書在歷史教材中比重最大、使用面最為廣泛,是歷史教學的重要載體”。如何用好歷史教科書的問題已成為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的關鍵問題。下面以必修一中“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為例,試對三本教科書進行比較分析。
一
從篇幅與課時分配來看,三個版本按課標的要求,都把這一內容整合在“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專題中。岳麓版和人民版都用兩課,6個子目,需用2課時。人教版只用一課,共3個子目,需用1課時。人教版的篇幅最少,所用課時也最少。三個版本的具體結構和內容有很大差別。
內容標準有關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要求是“了解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有關“了解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三個版本都講到地域環境、商品經濟發達和海外貿易、城邦的概念、特征和公民的地位、組成和權利等內容。所不同的是,岳麓版增加了克里特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吸收東方文化、除民主制之外的其他城邦政體。人民版增加了風俗習慣、信仰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并在“公民”問題上論述的更為詳盡,包括公民素養的培養和公民的個人素養和生活。人民版和人教版都提到了工商業者階層。
有關“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三個版本都講到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包括陶片放逐法)和伯里克利改革等內容。所不同的是,人民版增加了希波戰爭時期雅典民主政治新的進展。岳麓版則增加了實行民主制以前的君主制、公民大會開會情況(辯論、演說)和人民主權特征在行政和軍事機關上的體現等內容。
有關“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三個版本都講到希臘民主政治在西方民主政治歷史中的地位,都從民主的范圍講其失。人教版和人民版都提到民主政治使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直接民主的弊端和后來雅典的衰落與民主政治有關。岳麓版增加具體的民主運作方式、主人公態度,并說明雅典民主不是現代意義的民主。
二
在“一綱多本”的情況下,三本教科書出現如此大的差異是很正常的,教科書出現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情況也不足為奇。關鍵問題是歷史教師如何看待這些教科書。特別是在多元化的情況下,個體教師的選擇就顯得更為重要。重要的不在于選擇哪一本教科書,而在于選擇哪一種教材觀、哪一些教材內容。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現代教學論的引領下,教師可以在充分理解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具體目標和具體情況,對教科書內容進行增刪、改編和整合。
就本課而言,要達成“了解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這一內容標準,首先要弄清希臘文明與民主政治之間的關系。古代希臘文明主要體現于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城邦民主制度和希臘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必修一是政治模塊,所以在希臘文明中突出民主政治。但是否應提一下“思想文化”(人民版和人教版都提到了),因為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形成對“希臘文明”的完整概念,二是與必修三“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相銜接。其次要了解希臘地理條件與希臘文明的關聯和城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教師應使學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與其地理環境和城邦制度的關系。”希臘所處地理位置在希臘文明產生的眾多原因中應放在很高的層面上,對于這點,三本教科書是一致的。但對于地理環境的另一重要內容,即在東方文明的最西端,西方文明的最東端。希臘文明是吸納和借鑒東方先進文化,結合本民族特點基礎上的偉大產物。則只有岳麓版提及。對于城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三本教科書都講到城邦的概念、特征和公民。但在處理公民這一概念時,各有不同。岳麓版是作為小字部分,人教版略顯簡單,人民版則還講到公民素養的培養和公民的個人素養和生活等,略顯繁瑣。而事實上“公民集體”這一概念很重要的。希臘城邦的外表特征是小國寡民,本質特征是其社會政治結構,即是公民的自治團體,公民在共同法律下分享共同生活和權利義務的政治體系?!肮窦w”的形成和發展是城邦的本質所在。亞里士多德說:“公民集體實際上就是城邦制度。”另外,對于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緣和地域的公民團體這一問題,只有人教版提到。如不提及這個問題,怎么理解克利斯提尼改革以部落為單位舉行選舉,從而打亂了舊有的血緣關系的意義呢?再次,關于“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地理環境的影響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更不是決定性的。民主政治的產生是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綜合作用的結果。如具備相當高度的社會生產力;具有自身的社會經濟活動特點;氏族制度較徹底地受到破壞;產生了強大的工商業奴隸主階層;通過改革的方式,中庸的態度,等等。所以,三個版本都講到商品經濟發達、海外貿易和改革的方式。人民版和人教版都提到了工商業者階層。但岳麓版增加了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似乎沒有必要,這只說明了希臘文明的起源問題。
關于“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這一內容標準。雅典民主局面的出現,經歷了梭倫、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個時期。既然是經歷,就應體現出層次性和漸進性,從三次改革的內容和作用,揭示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頂峰的。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形式,如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等,各自權力機構的互相交錯和制衡。”人民版除了增加了希波戰爭時期雅典民主政治新發展的內容外,與人教版在講述三次改革的背景、內容和作用方面相似。相比之下人教版更為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岳麓版與另兩本教科書相比卻大不相同。關于梭倫改革,沒有提到公民大會、四百人議事會,但增加了抽簽選舉與差額選舉等新選舉法的內容。關于克利斯提尼改革,只提到陶片放逐法而沒有其他內容。關于伯里克利改革,增加了公民大會開會時的情景、選舉方式、表決方式等內容,從另一角度描述民主制的特征,這也能起到說明伯里克利時期公民的權力得到擴大,民主制度達到巔峰的作用。
對“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這一內容標準的處理,三本教科書大相徑庭。人教版和岳麓版都提到民主制度對精神文化領域的影響。對于希臘民主政治與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關系,人民版和人教版的表述是“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和“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岳麓版的表述則較謹慎:雅典民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的確,古代希臘民主與近現代民主不同,如果要說有關系,也只是觀念上的聯系。三本教科書都從民主的范圍講其失。人民版和人教版都說明直接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有意思的是,在講到民主政治的參政方式和運作方式時,人民版是從“失”的角度講,而岳麓版是從“得”的角度講,人教版則未提及。人民版還說明雅典衰落與民主政治有關,岳麓版則指出社會不公是其最大的歷史局限。三本教科書在講述這一問題時表現出來的巨大差異,為教師用教材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對其進行整合,為我所用。
三
筆者就本課設計一題,以請教于同仁。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公民素質在整體水平上參差不齊和民主制度某些環節的漏洞,民主準則很可能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淪為政客爭權奪利的工具。既然大多數的投票就意味著一切,甚至是不問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那么民主的進程便與其初衷南轅北轍。……伯里克利死后,一些不負責任的流氓和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輪流當公民大會主席和陪審員的機會,左右群眾蠱惑政局。希臘成于民主,也敗于民主。
——《人民版必修一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二:隨著商業和工業的發展,發生了財富積累和集中于少數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貧困化的現象。擺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或者從事手工業去跟奴隸勞動競爭,而這被認為是可恥的、卑賤的職業,并且不會有什么成功;或者變為窮光蛋。他們在當時條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條道路;由于他們數量很大,于是就把整個雅典國家引向了滅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論述的問題是什么?在這個問題上兩則材料分別提出了什么觀點?
(2)分別歸納兩則材料為論證自己的觀點提出的理由。
(3)如果要讓你支持上述的某一觀點,你覺得應該做些什么?
參考答案:(1)問題:雅典滅亡的原因 觀點:材料一:雅典亡于民主制。材料二:雅典亡于排斥自由公民勞動的奴隸制。
(2)理由:材料一:雅典民主是一種原始的直接民主,公民都可參與國家政權,而公民因為素質的高低,容易為少數野心家操縱,使雅典政局混亂動蕩。材料二:由于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使數量很大的自由公民貧困化。
(3)證實他們的理由是否符合史實;證實他們的理由與結論之間是否有邏輯關系,如政局動蕩是否一定會使國家毀滅?自由公民貧困化是否一定會使國家毀滅?
參考文獻:
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教育局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