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宏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評價一堂體育課的優劣,要看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和理解。看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師基本功、學生學習的評價。核心看是否對學生學習中的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感表現與合作精神等情況的有利發展。
關鍵詞:教學評價 教學目標 理念
目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進行著,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對課堂教學評價,對本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對體育課堂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是什么?
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對體育課堂教學的評定也應依據課程標準,本著是否有利于對學生發展的原則。由于體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的可變性,體育教學的評價是一個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體育課堂的評價由三大類構成:一是體育課教學目標評價,二是對教師的評價,三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
一、教學目標的評價
教學目標的制訂是教與學雙方合作實現的共同目標,它既是教師教授目標,也是學生學習目標。最終要落實到教師的教學活動所引起學生行為的變化。因此教學目標的制訂應是切實可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貼切、具體符合學生實際。一個好是教學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學生的積極努力又是可實現的,要有上下不同層次,面向全體學生定位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既要使學生“跳一跳”,又要使他們能摘到“桃子”。體育教學目標是可以測定的,可以利用現有評價技術對教學目標的達成進行定性定量測評,客觀地評價教學效果。
二、教學過程的評價
1.教學情境的創設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在自信、主動、積極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才會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引導學生將所學內容與已有的生活體驗聯系起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探究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學情境創設的這個環節應簡明扼要、干脆利落,如果環節太長才能進入正題就會淡化重點,浪費學生時間。
2.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關注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即教學活動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特別關注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學習中的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感表現與合作精神等情況,以此作為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實施有效的教學,要在教學目標引導下抓住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力求在關注點上下工夫,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了解掌握學生的水平與能力,教學要適應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投入學練過程,確保學生的成功率和目標達成率。
3.學生主體性的體現
在培養學生技能、知識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思想方法、行為方式和價值觀的發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設法使學生認識并承擔起在學習中負擔的那份責任。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及時反思調整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主動愉快全身心參與進來,使課堂真正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區別對待給予弱勢同學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
三、教師的基本功
1.語言表達與示范保護幫助的能力
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到講解精練,語言具有啟發性、激勵促進學生積極學練的作用。示范規范、正確、輕松、優美、有感召力,保護幫助合理到位。
2.組織和調控隊伍與課堂技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課堂組織嚴謹,有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調動隊伍合理,課堂導入新穎,在教學過程中學練方法多樣,形式生動精彩。
3.教態親切自然,有良好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上教師和藹的態度,激勵的語言和親切的引導,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形成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教師應樹立現代正確的學生觀,了解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關愛學生,努力創設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學生學習的評價
學生是千變萬化的不同個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體能、智能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教師對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要全面的一分為二地根據學生個人原有的基礎水平與進步幅度公平、公開的評價每個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重在鼓勵采用多種評價手段激起學生學習的情感,使大多數學生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嵇明海著.《有效教學——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