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誼萍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高中階段,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建立主動的探究意識,有助于真正將課堂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英語實用技能。為此,本文首先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的探究意識進行詮釋,然后分析英語教學中培養高中生探究意識的重要性,并規劃出科學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高中 英語 教學 學生 探究意識
高中生的探究意識意在強調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主動探索,探究的過程即是將知識和技能消化吸收,并轉化為永久性記憶的過程。高中英語教學是學生從基礎英語學習走向實用應用學習的橋梁,因而探究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探究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日漸顯現。英語和其他基礎科目不同,學生容易存在和母語之間的語言邏輯對比,探究意識對于高中生實現學習層次的跨越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1.探究意識有助于避免高中英語學習斷層的出現。多媒體等新型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也會受到影響。探究意識的培養可以激勵學生正視高中英語學習中的障礙,能夠針對困難的根源積極探尋解決的途徑,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會加強,從而及時彌補學習中的不足,避免形成難以填補的英語學習斷層。
2.探究意識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應用實用水平。探究意識的培養使學生不再停留于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而是主動尋找其他英語運用的環境,進一步印證現有的認知,并產生相應的反饋,在反復的實踐摸索中駕馭英語知識的應用。
3.探究意識的培養有助于熏陶學生的英語素養。高中生由學習斷層的跨越,到實用水平的提高,最終提升英語素養,是一個逐步遞進的過程,對英語課程所包含的知識與技能的認知也是在循序升華,由局部的知識點走入英語文化的背景環境。任何語言的應用都離不開文化的背景,高中生的認知結構已經具備了接受異國文化的能力,探究意識的帶動使學生可以主動接觸并融入英語的多元化應用氛圍,或是閱讀英文名著,或是觀看英文電影,或是聆聽英文歌曲,或是參與電子游戲,都是學生英文學習探究的表現,耳濡目染當中英語素養得到熏陶。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方法
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高中英語教師應在遵循教材原文的基礎上,拓展科學的教學方法,力求營造出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最佳環境。
1.高中英語教師應創建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動態環境。探究意識對學生認知結構變革的激發不能單純依靠靜態的教材內容,動態教學環境是學生擴展智力結構的前提。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比較陌生的知識背景加以動態再現,創建探究意識發揮作用的情景。例如,高中一年級上冊第18單元講述的是有關新西蘭的英語知識,新西蘭的版圖和自然條件等并非借助有限的英文單詞就能夠建立學生的理性認識。教師可引入生動的視頻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課下將會主動探尋相關的信息,加深對新西蘭文化背景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認知,即使遇到英語學習的障礙,也能積極應對。
2.高中英語教師應創建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互動環境。高中生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探究必然存在著反饋的需求,用以解決探究中遇到的疑問或對聯想進行印證。互動環境為學生探究意識的增強提供了機遇,因為教學互動代表著教師對學生探究意識的認可,學生不僅克服了英語學習中的困難,而且對新一輪探究活動抱有強烈的期待。例如,在高中二年級上冊第3單元探討藝術的英語知識,對話也帶有明顯的現代與古典藝術的對比:
A: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modern flat or do you prefer a traditional house?
B:Well,Id prefer living in a modern flat. Modern houses are large and comfortable. It is also convenient to live close to your work.
究竟現代藝術和古典藝術之間存在怎樣的區別,教師的單方面講解,即使是動態講解也不能解決學生心中的所有疑問。教師要鼓勵學生繼續搜集相關的資料,然后就學生反饋的結果組織類似的對話,給予學生更多的互動感悟,探究意識將會持續發揮推動作用。
3.高中英語教師應創建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延伸環境。建構主義所倡導的認知結構變革需要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現有教材和相關多媒體資料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中生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探究還需要更廣闊的環境。
參考文獻:
1.余江.淺議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的組織[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2)
2.江震芳.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J].麗水學院學報,2009(03)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