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友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應用問題教學實現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問題。重點解決歷史問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如何提高學生問題質量、如何掌控學生問題時間等問題。
關鍵詞:問題教學 主體 時間 質量
現代教學論強調還課堂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特別注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以往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也必將被科學可行的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所取代。
那么怎樣發揮課堂教學的空間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個訓練、提高、發展、展示自我的輕松、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這是我們施教者應該積極探討的問題。
在高一年級歷史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采用問題教學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具有可操作性。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是歷史課堂教學的前提
高一學生剛進入新課改,剛走入全新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突然進行問題教學,不免給學生唐突的感覺,甚至有點無所適從。為此,在第一堂序言課,我把高中歷史學習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問題教學的操作流程告訴給學生,這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我的操作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學生課前預習。在預習中要求學生通過對課本材料的分析,發現問題,科學設問。
第二步,課堂提問答疑。我在每一課的每一目中,指明兩位同學提問或答疑,學生有難度可以尋求其他同學或老師幫助,時間5-8分鐘。再由學生自由提問或答疑,時間5分鐘左右。時間可以根據每一目的問題具體情況自由調整,學生問題太多的話,可以讓學生寫下來,課后解答。
第三步,課堂小結,教師歸納。我在這一環節對一堂課的學生活動和教學內容進行總體說明,是對整堂課的補充和完善。
這樣,學生明確了歷史課堂上應該做些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問題。然后在歷史課前會主動預習,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
特別指出一點,那就是:學生提問或答疑,要老師培養。高一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那種羞澀之心,怕出“風頭”的意識也慢慢增長,學生課堂提問答疑的意識便被壓在了心底。因此,很多老師感嘆:新課改難改,學生不配合。這也是新課改難以推進的重要原因。盡管各級各類的培訓多,各種理論也不少,但課堂教學操作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老師也不斷與我探討這個問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問題教學是一種較好的模式。而這一模式推進的前提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把學生潛在的問題能力調動起來。
二、提高學生問題質量,是歷史課堂教學的核心
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接下來就要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問題質量。學生問題或答疑的積極性提高了,并不等于學生的問題質量就高了,這需要老師引導。
在這一環節,我告知學生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回答問題。如在“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學中,我就告知學生:“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一目中,怎樣緊扣題意和已學的歷史知識,提出問題。這一目我們可以提出“為什么會出現諸侯爭霸?”“秦朝為什么會實現統一?”“秦朝統一有什么意義?”等。
在這一環節中,要培養學生學會分解歷史概念。我們可以從一個歷史概念的時間、地點、人物、背景、原因、性質、經過或內容、結果、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回答問題時,要求學生注意全面、客觀公正、辯正地回答問題,充分應用階級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去思考。
在這樣不斷的啟發下,學生問題的積極性和問題的質量逐漸提高了。學生在“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中,就提出了“秦王嬴政為什么要稱自己的尊號為‘皇帝?”“皇帝制度是一種什么性質的制度?”“秦朝為什么要全面推行郡縣制?”等質量較高的問題。
這樣看來,提高學生問題質量的關鍵還是老師引導學生怎么發問、怎么答疑,告知學生書本上沒有的問題方法、答題思路等知識。這一環節是重點環節,是長期工程,非短期時間能夠湊大效的,師生要持之以恒,要有終生學習的意識。
三、掌控學生問題時間,是歷史課堂教學的要求
問題教學中,掌控學生問題時間,是完成歷史課堂教學任務的基本要求。如何掌控課堂教學學生問題或答疑的時間,老師要充分考慮每一課的重點難點,在指定學生提問或答疑的過程中,問題要切中重點難點,因為學生可以選擇答疑。學生選擇答疑,那么問題就由老師提出,我在課堂上,學生選擇提問的大多是老師,老師就可以抓住重點和難點,時間掌控不是什么問題。但如果學生選擇提問,回答問題的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這個時候,老師就要先選擇一名學生答疑,假如該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要讓該生及時尋求幫助。這樣就可以及時高效解決問題,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整個課堂動了起來,課堂教學也活起來了。
在學生自由提問的過程中,老師要在充分保證學生問題解決的情況下,掌控好教學時間。這一環節,有學生會提一些很具體的問題,會問一些綜合難度較大的問題,老師要依據問題的質量和范圍決定取舍,較好的問題在課堂上由師生回答,其它問題待課后解決。這樣既保證了教學時間,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問題積極性。
老師課堂小結,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靈活處理。做到言簡意賅。
總之,我在高一歷史新課改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中,我認為問題教學有助于推進新課改,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老師由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中轉換過來。問題教學讓老師變成了一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讓老師變成了辯論賽的“節目主持人”;讓老師變成了“影視導演”;讓老師變成了課堂教學的學習者,不斷接受學生的問題考驗。
當然,“教無定法”,歷史課堂教學模式也可以多樣化。所以,我的這種問題教學模式,僅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模式提出來,供同仁們參考。
作者單位:湖南省花垣縣邊城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