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杰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我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的一種心理,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它表現為好動、好問、獵奇、新穎感強等特點。心理學家認為,當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與來自外界環境中的新奇對象之間有適度的不一致時,個體就出現驚訝、疑惑、矛盾,這就是好奇心的反應。好奇心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特征,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生物需要,它源于對知識本身的興趣。因此滿足這種動機是知識的實際獲得,它是一種重要的、穩定的動機。好奇心是創新的基礎和源頭。其在兒童身上表現得極為突出,因為兒童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有強烈的求知欲,一旦他們有了好奇心,就會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使他們產生追根求源的念頭。好奇心是包含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如何去探索、積累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呢?
(一)創設情景,誘發好奇心
根據教材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需要以知識和潛能為基礎,而且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創新興趣對創新能力的形成及發展有啟動、導向功能。只有當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時,他們的創新能力才能得以發揮。
阿基米德在沐浴時,得到靈感,發明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沐浴本身就是一種特定的情景,所以創設特定的教學情景,是誘發學生發好奇心的有效方法。
(二)提問引入,激發好奇心
把結論性的問題改為探索性問題,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探索性、創造性學習活動.教學目標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精神。而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精神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盡量避免以簡單方式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應根據教材內容,有目的地設計探索性問題或將教材中一些結論性的問題改造為探索性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整理、加工、歸納、猜想、證明,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活動,從而讓學生親自感受結論產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好的提問,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能隨便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去提出新的問題,進而對課文學習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好了這點,會事半功倍的。
(三)借助課題,引發好奇心
在語文教材中,有些課題本身就讓人感到好奇,一看到題目,學生就又想知道課文究竟寫了什么樣的心理,教師借助這類特殊的課題,引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意識的有效方法。
培養學生好奇心的方法很多,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增強創新意識,做個有心人,堅持下去,學生的好奇心就會逐漸積累起來,進而激發創新意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要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好奇,這正是創新的萌芽,要多加呵護。
二、培養學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一種探求知識的欲望。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固有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對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和主動的探索上。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激發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是首要任務。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在教學中不失時機地注重學生求知欲的激發和培養。
(一)引導質疑,調動求知欲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二)知識延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上完一課后,讓學生通過資料、上網等獲取課文以外又與課文相關的知識,以擴展學生的知識。
三、培養學生的質疑感
質疑感是對所認識的事物感到疑惑,不很相信。有懷疑,便會對所懷疑的事物生疑、解疑,要充分利用“興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離不開對學生懷疑精神的培養,引導他們經歷“生疑——設疑——解疑”的思維過程是創新教育的需要,也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課文的內容,注意巧妙設疑,以疑激欲,把主動性放手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一)借助教材,鼓勵質疑
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學生追新求異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學發現的巨大動力,是創新意識的顯在表現。如果沒有標新立異,追求新異的好奇心,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出新設想,并且對自己的設想和主張闡述理由,做出驗證。
教師及時肯定學生敢于向教材挑戰、善于質疑的精神,同時,引導學生結合故事的歷史時期理解課文。這樣,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創新意識。
(二)提問解問,培養質疑
中國古語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語文教學中,啟發學生圍繞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提出問題,再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深入理解課文的欲望,養成質疑的習慣,對其終生發展十分有益。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去探求科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大膽突破舊觀念、舊思想,要積極探索,不斷學習新知識,敢于進行教法創新的實踐、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文化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作者單位:四川省鄰水縣石永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