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莉 賈會娟
本人于2009年4月來到石家莊市某寄宿制學校實習調研,這所學校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學生在校生活軍事化,統一著裝,統一上課和運動,統一吃飯和睡覺,所有活動都有嚴格的時間規定,除休息外宿舍樓的門大部分時間都鎖著,要求到點必須離開,平時不得隨意進入。學校用有形的圍墻和無形的制度將學生封閉在校內,將學生的生活脫離了社會生活實踐,學生不能完整地經歷、體驗真實的生活,又怎么能夠實現全面發展呢?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理的科學。從生態學角度看,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生物群體,學校是與學生直接作用的環境,也是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生態系統,因此學校教育也必須遵從生態學的基本規律。然而,學校目前所實行的封閉式管理卻違背了學生發展的生態學規律,違背了教育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因此,值得我們對此展開進一步思考。
一、 “封閉式”破壞了個體發展生態系統的整體效應
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認為,人的發展受到與其直接或間接聯系的生態環境的制約,這種生態環境是由若干個鑲嵌在一起的系統所組成,與學生的發展有直接聯系的生態環境有家庭、學校、社區和社會,并把它們看作一個整體系統。這個整體系統中的每一個子系統都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復雜的生態學意義,也就是說成長中的孩子應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全面和諧的教育影響,在教育系統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封閉式學校管理只強調課堂教學和校內活動,忽視學生的家庭生活和社會實踐,人為地把學校和家庭、社會割裂開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只重視學校教育。家庭在孩子性格的形成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家長對孩子最為了解并傾注了極大的愛,孩子在成長中遇到了煩惱和困惑,就能及時與家長溝通和交流,這種行為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現。人是社會的人,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接觸社會環境,貼近社會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將學生封閉在校內,雖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讓學生多了解社會時事,但絕大部分的社會時事基本上是經過學校篩選了的,供學生了解的時事是以正面的社會現象居多,這就使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容易片面化和簡單化,導致學生一旦走出校園就很難適應“圍墻”外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
二、“封閉式”容易產生“花盆效應”
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來看,教育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與外部生態環境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維持著教育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封閉式管理把學校看作一個封閉的局部生態環境,人為切斷其與外部系統的聯系,導致學校教育系統各生態因子適應閾值下降,生態幅變窄,一旦學生離開該生態環境,就難以維持其生存和發展,這就是“花盆效應”。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態環境,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人為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在一段時間內,作物和花卉可以長得很好,但是離開了這種小生態環境,作物和花卉就會枯萎凋謝。同樣道理,在學校的管理中,關起門來,創設封閉的教育環境,實際上把學校變成了一個花盆,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缺乏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斯賓塞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社會閱歷的增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因此只有從學生時期開始廣泛地接觸社會,才能在離開校園時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獨立地生存和發展。
三、“封閉式”擠壓了學生生態位
在生態學理論中,生態位是指在一個群落中,每個物種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種的時間、空間和功能位置。在教育生態系統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生態位,這與學生自身的知識、能力、性格、成長經歷等有關。這就要求我們要確立學生在校園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地位,教育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要認識到每個學生存在的都是唯一的,他們有各自不同的愛好、特長和經驗,在個性特征和發展階段上各不相同,即他們都有適合自己生存的生態位。而封閉式教育則過于強調統一性,要求全體學生按照一種生活模式,推行加班加點、時間加汗水的教育方式,總是讓學生把絕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書本知識上。這樣就擠壓了學生的生態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世界全球化和國際化的今天,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生命,引導他們打好終身發展的基礎,培養和完善他們的良好個性,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獨立個體。
綜上所述,學校對學生實行封閉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教育生態規律,既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該以學生一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存”的現代人才。
參考文獻:
[1] 范國睿. 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劉云杉. 學校生活社會學[M].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 胡祖吉.生態學視野中的和諧校園建設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1).
[4] 張大友. 學校封閉式管理質疑[J]. 天津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