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登攀
摘要:新編高中物理教材大幅度增加了“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教學時要合理運用這些閱讀材料,充分發揮其教育教學功能,使學生真正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關鍵詞:閱讀材料;教育;教學;功能
新編高中物理教材大幅度增加了“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仔細研究后不難發現其并非無故地放在教材中,而是圍繞教材的教育教學主旨切入的。如介紹一些物理學發展史上研究物理的思維方法的“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說明物理課上內容的延伸的“怎樣理解順時速度”“電子的定向速度”“位移公式的另一種推導”等。這些閱讀材料的增設,使得教材內容更具體、內涵更豐富、使用范圍更廣、教學更富有彈性。對這些閱讀材料,教師在教學中不可放任自流、讓學生漫無目的地學,教師要精心設計、積極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參與學習,充分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
一、“閱讀材料”的德育功能
“閱讀材料”中的物理學史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等,借教閱讀材料時機滲透德育思想,注重以人為本,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辯證思想教育。物理學的發展史充滿著辯證的思想。如“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敘述了英國物理學家焦耳一生致力于實驗研究,在四十年的時間里研究了電流的熱效應,壓縮空氣的溫度升高以及電、化學和機械作用之間的聯系。他做了四百多次實驗,用多種方法測定了熱功當量的值。正是有了“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為“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即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實事求是地論證,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愛國主義教育。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教師有責任教育學生要有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防觀念。如“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納米技術”等內容都充分展示了我國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使學生認識到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綜合國力迅速提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3)STS思想滲透。閱讀教材充分體現了STS的思想。有些閱讀教材介紹、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知識相聯系的問題。這種科學、技術、社會(STS)相互聯系的觀點,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到科學技術對社會的積極作用,如“超導體”“磁懸浮列車”;也可以使學生了解到科學發展對社會的不利影響,如“溫室效應”;同時還可以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是如何相互促進和發展的,如“人類對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4)治學態度教育。科學史上的任何一項成功都離不開科學的治學態度,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所以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治學態度教育。閱讀材料通過介紹一些物理學家的貢獻及平生事跡,使學生認識到凡是有成就的物理學家無不對自己的工作嘔心瀝血、對事業執著地追求。如“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焦耳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堅持不懈、不怕失敗,做過四百多次實驗,終于得到熱功當量。這些事跡對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勇于獻身、刻苦耐勞的精神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閱讀材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很強的科學性,這些“理性化”的物理概念和規律不利于學生學習的原動力釋放,而閱讀材料卻能克服這個障礙。如“磁帶錄音機原理”“移動電話”“失重和開發宇宙”“放電現象”等閱讀材料,有的貼近生活、聯系實際;有的對一些科技知識和“大自然之謎”進行生動介紹。這些閱讀材料都是深受學生喜歡的好材料。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知識,學好物理對人們改造自然、改變生活方式都有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磁懸浮列車”“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通過學習這些展示最新科技成就的閱讀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閱讀材料”與能力的培養
(1)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失重和開發宇宙”“海市蜃樓”等閱讀材料是開闊學生視野的好天地。通過這類材料的學習,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發學生智力。
(2)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通過對“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導”“怎樣理解瞬時速度”等內容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嚴密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綜合、比較等思維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等閱讀材料,向學生介紹了物理學研究中科學的思想和思維方法,通過這類材料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各種物理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磁懸浮列車”“照相用閃光燈”等閱讀材料都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好素材。通過這些材料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
(4)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些閱讀材料的恰當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新學習效果。如“電容式傳感器”介紹了測量角度θ、測量液面高度h、測定壓力F、測定位移x的各種裝置。這不僅僅是介紹了傳感器的知識,同時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創新思維空間。該閱讀材料指出了將“非電物理量轉換成電學量”這一傳感器的本質,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十分廣闊的創造天地。學生可以沿著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醫療衛生等許多方面向人們提出的各種新要求、新功能去展開思路,思考我們怎樣運用所學物理基本規律創造出新的儀器或器具。這無疑是一個頗具啟發性、挑戰性的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思維。
總之,新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好素材,其在指導學生用科學方法探索問題,拓展物理學習的視野及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嚴謹的科學態度及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