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亮亮 ●劉皓然
在與希臘簽訂了比雷埃夫斯港集裝箱碼頭特許經營協議之后,10月1日,中國遠洋集團正式接手了該港2號和3號集裝箱碼頭。然而,這一合作遭到比雷埃夫斯港口工人反對。據美聯社10月12日報道,在罷工持續了10天之后,工人們11日宣布,未來兩天內將繼續罷工。《環球時報》記者致電中遠希臘代理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正就罷工問題與港口工會進行協商,希望可以得到妥善解決。
按照協議內容,中國遠洋集團將投資8.31億歐元(約合83億人民幣)獲得這兩個碼頭為期35年的特許經營權。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國外獲得港口的特許經營權。港口工人擔心這份協議會徹底改變現有的運作模式。中遠集團曾表示要斥資更新港口設備以提升港口運營效率。港口工人代表稱:“這樣做將使三分之二的工人丟掉飯碗。”在過去的一年內,港口工人們多次發起罷工,呼吁凍結中遠的特許經營權,但并未得到當局響應。10月5日,希臘最大的反對黨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在大選中擊敗執政黨,讓工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們要求新政府能夠拖延履行同中方的合同,并在用人問題上同中方繼續磋商。然而10月9日,希臘政府駁回了工會的請愿,并聲明新政府會嚴格遵守相關國際條例行事。
對于這次最新罷工,希臘國際海運職業聯盟指責稱,這給希臘帶來了巨額經濟損失。受罷工影響,港口的裝卸工作基本停止,1.2萬個集裝箱堆積在港口上,其中包括大量醫用物資、原材料以及食品。比雷埃夫斯商會會長瓦斯里斯·科沃科迪斯稱:“市場急需貨物,而我們現在卻處處受制于罷工者。”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第一大碼頭和東地中海重要港口。希臘外長巴科揚尼斯9月曾表示,希臘將從這次合作中獲得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包括43億歐元的收益,創造大約1000個工作崗位以及使港口的吞吐能力增加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