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紅 傅德月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是學習主體進行信息加工的客體,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主要載體。高職教材的設計和編寫是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關鍵。高職教材建設應在分析現有教材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按照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結合高職教育的要求,理清教材建設的基本思路,建立適合高職教學需求的教材設計、編寫模式。
高職教材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高職教材,或在本科、專科同類教材的基礎上刪減、增補;或利用中專教材在其基礎上增添內容;或由部分院校教師聯合編寫;或由個別專業的教師自行編寫。這些高職教材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的不足。
一是缺乏適應高職教學需求的教材由于一些高職教材是在本科、專科同類教材的基礎上刪減、增補而成,或是利用中專教材在其基礎上增添內容,這些教材注重內容上的增減變化,延續了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基礎理論知識的分量過重,應用技能的比例偏輕,沒有從根本上反映出高職教材的特征與要求。
二是缺乏已形成體系的專業教材目前采用的高職專業教材一般是由部分院校教師聯合編寫或專業教師自行改編的單科課程教材,缺乏相互溝通交流,各課程教材自成體系,一些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課程教材中出現,導致在進行具體的專業課教學時內容上的重復。
三是缺乏適應高職教學模式的教材高職院校在改編或自編專業課程教材時,一方面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逐步重視實踐操作的講解指導。但從總體上看,教材編寫尚未突破傳統學科課程的羈絆,尚未形成特有的內容結構體系,沒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沒有真正轉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軌道上來。
四是缺乏適應高職實訓教學要求的實訓教材大多數高職院校均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加大投入完善設備及相關實訓基地,但缺乏與實踐教學配套的實踐教材,更缺乏科學的實踐教材體系,一般以實驗實訓設備說明書為基礎編寫相關講義,教師在實踐教學環節各行其是,教學規范性不強,內容不統一,使設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導致實踐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高職教材設計、編寫的策略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級技能型人才,鑒于目前高職教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認為高職教材的設計與編寫應采取一體化的策略,以彌補高職教材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高職教材的設計與編寫要面向應用,突出職業性特點,其目的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教材內容的取舍要根據應用的重要程度加以選擇;高職教材中采用的教學策略要面向實際工作需要,按照職業崗位技能的要求,強化技能訓練。
(一)高職教材的一體化設計
為了避免高職專業教材之間相互交叉重復,應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分析確定課程的培養目標,采用一體化設計,形成統一的整體,構成合理的專業教材體系。
高職教材的一體化設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每個專業的各門課程,特別是專業課程,在教材設計與編寫時要進行整體規劃。先要認真分析本專業人才的知識、素質與技能要求,然后明確每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以及本課程應培養學生掌握哪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最后確定課程教材的內容,這樣就可避免不同課程之間出現內容的重復。二是同一門課程的教材在設計時,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即將理論與實踐的教學內容按照工作過程進行設計,相互結合,使理論知識融入技能操作訓練中,促進學生在“做中學”,課程教材的設計應凸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高職教育理念。
(二)高職專業教材的設計編寫流程
為突出教材的高職特色,應按照職業崗位技能的要求,面向應用,強化專業能力培養。高職教材設計與編寫應按照以下流程完成:專業培養目標→專業的職業能力→專業能力課程內容的確定→滿足專業能力培養要求的課程體系→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材編寫。
(三)高職教材的編寫
教材內容的篩選高職教材內容的篩選一方面應根據專業能力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材中必需的教材內容;另一方面應依據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篩選各種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應是職業崗位工作中的實例,也可以選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中職業崗位技能要求的實例,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并且可面向應用。例如,在《程控交換技術》課程教材中,可以選擇通信企業工作崗位中交換網維護的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實例,如交換網設備的日常運行操作、交換網數據的設置、數據備份、交換網典型故障判斷等。
教材結構的設計教材的結構設計可從目標結構設計、內容結構設計和過程結構設計三方面入手。教材的目標結構設計即教材要達到的目標。教材的內容結構設計即按照職業教育以能力培養為本的指導思想,依據素質培養與能力形成的需要組織教材的內容。教材的過程結構設計即遵循職業教育與教學的規律,按照學生心理結構的特點,采用一定的教學方法設計教材的教學過程。其中,對教材的過程結構設計要注意以下問題:(1)教材的過程結構要適應學生心理結構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一般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經歷學習、轉化、鞏固、遷移及應用幾個階段,因此,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也應按照知識、實踐模型、獨立操作、技能形成幾個階段進行設計,教材的過程結構也要體現出這幾個階段。(2)教材的過程設計要體現教學策略,應有利于教師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組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現代職業教育中常用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專業教材過程設計中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設計”,通過完成工作中的任務實現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還經常采用項目教學,在專業教材過程設計中也可以采用項目式的教學案例。
教材編寫的模型高職專業教材在具體編寫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按照學科知識的系統框架編寫,而應按照一體化的原則設計與編寫,按照學生心理結構的特點,結合適應現代職業教育要求的教學策略編寫專業教材。可以參考以下的教材編寫模型:
1.教材的整體結構:
內容簡介
前言
目錄
緒論(概述)
任務1(單元1)
任務2(單元2)
任務3(單元3)
任務4(單元4)
……
參考文獻
2.教材中任務或單元的編寫結構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工作原理
二、工作過程分析
工作過程組成
明確各小單元的工作任務
明確考核標準(參考職業資格標準)
三、工作準備
理論闡述(為什么這樣做)
操作要領(經驗知識傳授,注意事項)
操作方案(實際做)
四、工作實施
制定實施方案的理由
制定實施方案的步驟
實際操作
五、成果檢驗
六、工作總結
總之,高職專業教材按照一體化的原則設計與編寫,可以避免目前高職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教材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應堅持將高職教育教學中新的研究成果運用于教材建設中,不斷改進教材的設計與編寫,以使高職教材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滿足教學需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鄧澤民,侯金柱.職業教育教材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陳嵐.高職特色的模塊化教材編寫初探[J].科技信息,2007,(33).
[3]趙居禮,王艷芳.完善高職教材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J].職業技術教育,2003,(10).
[4]王國強,涂明.示范性院校高職教材建設研究[J].高等技術教育研究,2004,(1).
作者簡介:
萬紅(1968—),女,四川江津人,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教學與教學管理工作。
傅德月(1963—),女,四川江津人,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教學管理與高職教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