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根讓 朱建樓
真實項目引入軟件專業
實訓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軟件人才培養需要企業環境支持
《2008年中國軟件自主創新發展報告》顯示,2007年我國規模以上軟件產業累計完成收入5834.3億元,同比增長21.5%,據預測,每年還將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然而,軟件開發與測試人才缺乏仍是軟件行業發展的“瓶頸”。軟件行業不僅缺乏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員、項目總體設計師、軟件市場開拓人員、軟件質量評測人員,而且缺少大量的從事基礎性軟件開發工作,承擔標準化程序編寫和軟件測試的人員。雖然各高校每年向社會輸送大批計算機軟件專業畢業生,但由于許多高校仍沿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軟件專業畢業的學生由于沒有企業實踐經驗,缺乏工程化的開發能力,有的從未接觸過企業真實項目的開發,甚至沒有編寫過真正實用的程序代碼。軟件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困難與軟件企業人才嚴重缺乏之間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培養缺乏企業沃土的滋潤。
高等職業教育的使命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更應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的培養。專業實訓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等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耙苑諡樽谥?以就業為導向,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發展道路”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戰線的共識。高職院校軟件專業與相關企業結合,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教學實訓中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方式。它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整合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培養職業素質,實現學生“零距離”上崗。

(二)軟件企業需要高職院校的參與合作
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基礎。在校企合作中如果沒有正確合理的切入點,雙方的合作也只能流于形式。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工程系在對中山及周邊城市軟件企業調研中發現:中小軟件企業存在嚴重的專業人才短缺現象,希望高校教師或優秀學生能參與項目開發;同時中小企業也希望自己的產品能通過學校這個平臺進行推廣應用。這兩點正是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優勢基礎。當前高職院校教師中有剛畢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也有具備項目經驗的高級工程師。這些教師能為中小軟件企業軟件開發提供技術服務或參與項目開發,解決中小企業人才短缺的現狀。中小軟件企業產品和服務大多只在本地和周邊地區應用,而高職畢業生一般也在本地和周邊地區就業,這就為產品的應用和推廣提供了條件。中小企業也樂于將自己的產品或項目開發流程無償提供給高職院校。

(三)真實項目引入軟件專業實訓的可行性
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軟件教學實訓,首先需要解決是否有真實的項目來源,是否有切實可行的項目研發合作機制的問題。廣東省軟件行業發展迅速,軟件收入居全國第二位,良好的軟件產業外部環境為高職軟件專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然而發展迅速的軟件企業卻嚴重缺乏設計與開發人才。廣東的中小軟件企業眾多,這些企業一方面聘請高校教師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發,以解決人才緊缺問題;另一方面將企業已開發的項目資源捐贈給高職院校,以培養企業急需的人才并進行產品的應用和技術推廣。珠江三角洲地區眾多的軟件企業為當地高職院校軟件專業提供了充足的項目資源,與高職院校共同推動軟件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廣東中山及周邊地區軟件產業情況如表1所示。
真實項目在軟件專業實訓中的實施
(一)強化政策引導,推動校企合作
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學院為各系部與企業牽線搭橋,建立專業與企業的合作關系。部分高職院校積極探索教學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新機制,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及校企合作權力下放到系部及各專業教研室。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專業教師參與校企合作、參與企業真實項目開發的積極性。
(二)調研行業發展,尋求合作途徑
從對深圳和中山軟件企業調研的結果看,深圳和中山軟件企業中高端軟件人才、低端軟件人才、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和國際化軟件人才這四類人才都非常緊缺。其中,深圳企業對高素質、復合型的高端軟件人才和“軟件藍領”(基礎程序員)的需求尤為迫切。
良好的產業環境和人才需求狀況為校企合作創造了條件,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與高職院校成為合作伙伴。高職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中要把握“專業——互惠——適中”的原則,也就是專業方向與企業產品研發方向相同或相近;合作雙方能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在項目選擇上,要選擇學生在教師及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能夠順利完成的項目。
(三)精心選擇項目,規范實訓管理
在高職院校與軟件企業合作中,學生參與企業真實項目有兩種方式:一是選擇部分優秀學生與企業專業人員及教師共同參與企業項目開發;另一種方式是將企業已開發的項目作為實訓項目從需求分析開始,引導全體學生完成項目開發。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靈活性、適應性和前瞻性,要面向地區及行業人才的需求設置和調整專業。表2為中山市軟件企業基本狀況(部分)。
從表中可以看到中山市軟件企業多數為中小企業,項目多為應用型的中小型項目,而且多數企業項目開發都有中山地區高校教師參與。高職院校軟件專業課程設置與本地區軟件開發所需要的開發工具及平臺相吻合。例如,中小軟件企業所使用的開發語言如.net、VB、VC、Java、C++等是高職軟件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而SQLServer數據庫、Linux操作系統也是軟件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實訓條件方面,軟件實驗室、網絡實驗室、操作系統實驗室等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基本實驗室,能基本滿足軟件開發、網絡建設與維護、網絡安全等實驗實訓要求,不需要投入專門的實驗實訓設備或建設實訓基地。這些條件讓企業真實項目進入高職實訓課堂成為可能。
(四)改革教學實訓環節,適應企業崗位需求
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軟件專業實訓不同于以往的項目式教學,需要改革現有的教學實訓環節,制定適應企業崗位要求的實訓方案。首先,在專業理論教學中,要確立工程能力培養與基礎理論教學并重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模式,突出專業和技能課,既貼近專業實際,又滿足崗位對人才的需要,從而建立滿足行業和領域發展的專業知識結構。其次,要創新實驗實訓教學方法,增加專業實踐課程,制定與企業項目開發相同或相近的項目管理制度,用工程化理論來指導實驗室建設和實訓過程,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合作溝通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把工程化教學和職業素質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主線。再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真實項目的開發要求,還需要修訂或重新編寫科學規范的實訓大綱,編寫實訓指導書,使企業真實項目在實訓中能順利實施。最后,還要完善實驗室管理,為項目開發提供真實的開發環境。雖然各高職院校都有軟件開發需要的實驗條件,但開發環境與實驗環境還是有所不同。有些高職院校所使用的軟件不是正規的開發軟件,不能滿足項目開發的需要,甚至有些開發平臺是虛擬平臺,因而完善規范實驗室配置也是保證項目實施的重要內容。
(五)設立項目小組,規范項目評價
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軟件專業實訓與虛擬項目或教材案例項目有很大的差別。企業真實項目的開發目標是確定的,項目實施中的困難與問題是未知的,項目開發需要嚴格的標準和科學的管理。為了使真實項目在專業實訓中按既定的目標完成,需要設立專門的項目小組,小組成員主要由具備豐富的項目開發及管理經驗的專業教師、實訓教師和參加實訓的學生組成。專業教師和實訓教師負責項目整體規劃和管理,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此外,還可聘請企業中本項目開發負責人作為項目顧問,負責疑難問題的解答或針對項目開發作專題報告,指導學生完成項目開發工作。
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是項目開發的必要環節,在專業實訓中引入真實項目同樣需要科學有效的評價工作。項目評價是對學生實訓效果檢驗的重要內容,可以對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情況、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實訓評價要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成果為依據,注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及學生通用能力的發展水平,重點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項目評價中要引入與真實項目相同的軟件測試內容,使學生全面了解項目開發的流程。
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軟件實訓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方式和途徑,為學生參與企業真實項目開發,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真實項目在實訓中的引入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水平和項目研發能力,有利于專業實訓的發展和改革。總之,從實踐效果看,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軟件專業實訓,是專業實訓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是高職專業實訓改革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蘇玉,許繪香.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專業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7,(12).
[2]華金秋,李麗.廣州、深圳、珠海軟件產業比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6).
[3]王荻.項目驅動教學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2).
[4]郝超,蔣慶斌.高職教育項目課程的開發原則與開發方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
[5]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6]楊鳳林.深化校企合作創新辦學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1).
作者簡介:
鄭根讓(1970—),男,陜西寶雞人,計算機工學碩士,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數據庫管理與應用、軟件編程。
朱建樓,高級工程師,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