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問題的提出
近十年來,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成為學者們研究和實踐的重點,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應用于漢語教學是目前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多媒體為對外漢語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氧氣,虛擬出各種情境,增加了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這一現代化教學技術非常適合在初級漢語課堂中應用。但是鑒于多媒體教學互動性強的特點,如果在初級漢語綜合課堂上過度應用勢必會將綜合與口語兩種課型混淆,讓學生有課堂教學重復的感覺,帶來教學重點和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因此,在不同的課型中如何適度使用多媒體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初級綜合漢語課堂中的融合
對零起點的漢語學習者來說,初級漢語綜合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這門課上得到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訓練。初級階段,除了漢語綜合課外,我們還會為留學生開設聽力課和口語課。所以,綜合課既要兼顧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訓練,又要有所側重,即側重訓練學生讀和寫的能力,因此初級綜合漢語課有時也會被稱為讀寫課。由此可見,初級漢語綜合課的特點是以讀、寫為側重點,兼顧聽、說訓練,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語音和語法知識以及漢字的基本書寫技巧。根據初級綜合漢語課教學實踐和體驗,筆者認為在對外漢語課堂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應適度,而在某些教學環節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法效果會更好。下面從語音、詞匯、漢字、課文、語法幾個方面分析初級綜合漢語課堂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運用。
語音教學在語音的習得中,學生離不開兩方面,一是教師的示范,二是學生的模仿。模仿是習得語言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初學者對語音的學習,更需要模仿練習。教師在語音教學過程中,主要教授聲母、韻母和音調。學習聲母和韻母主要看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發音部位通常是很難用言語描述清楚的,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圖片展示發音部位圖,并將關鍵部位用箭頭指示清楚,這樣可以起到形象、直觀的輔助教學作用,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發音方法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形象化地表演展示給學生。如展示傳統教學的輔助發音方法,傳統教學中用手掌示范或模擬發音器官的手型;另外,用吹紙法演示送氣與不送氣的發音技巧。雖然這些傳統教學方法可以被多媒體圖片展示所替代,但是,語言的習得是人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逐漸獲得的,如果教師發揮能動性,在課堂真實模擬發音方法,這樣會更加接近真實語言環境,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效果遠比多媒體圖片展示要好。由此可見,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的教授體現了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對于聲調的教學,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聲調示意圖教授聲調知識,然后通過傳統教學的練習方法示范,讓學生模仿,然后糾音,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可以通過一些小的安排使機械無趣的訓練有意思,這就需要發揮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師可以通過卡片展示學過的拼音并配以音調,卡片上的圖片有助于學生將語音形式及詞匯意義聯系起來,這樣,學生既練習了認讀拼音又練習了音調,通過課堂實踐、卡片展示比多媒體PPT認讀拼音,要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緩解了學生長時間看屏幕的視覺疲勞。教音調時,知識教學采用圖片展示和技能訓練采用傳統教學的教師點讀法及卡片認讀也再一次體現了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
詞匯教學對于漢語零起點的學生來說,漢字的習得通常比詞匯的習得滯后,在最初的學習階段,學生們常常會說一個詞,但卻不知道怎么寫。初級階段詞匯教學的內容主要是詞匯認讀和意義理解。在詞匯教學中,也有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在初級綜合漢語課堂,多采用多媒體圖片展示法進行詞語釋義,其直觀性和真實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多媒體圖片來學習詞匯的意義。詞匯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進行詞族教學、開展詞語擴展練習、開展近義詞、反義詞對比教學、開展文化詞語教學等。詞匯認讀則通過PPT展示詞形,教師通過傳統的方式帶讀、學生模仿、點讀,重復認讀的方法進行,盡量通過重復出現詞形,讓學生把語音與詞形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熟悉漢字字形,為漢字教學做鋪墊。因此,詞匯教學中圖片釋義和詞匯認讀就是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方法的融合。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的約為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約為25%,但是,如果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使用,人們就可以記憶知識的65%。在初級綜合漢語課堂中,聽覺來自于教師傳統的帶讀和學生機械重復式地模仿認讀,視覺來自于多媒體圖片教學及PPT詞形展示,那么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就是把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融合起來,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初級綜合漢語課上有效習得詞匯和漢字。
漢字教學漢字教學分幾個部分,起源、演變、造字法、筆畫、筆順、部首、部件、結構。教漢字時,漢字的起源、演變、造字法可以配合多媒體圖片進行講解;筆畫和筆順的教學可以通過圖片或動態筆順展示,但建議教師使用傳統的方法在黑板上實際演練漢字筆畫,這樣比用多媒體動態展示更直接、更真實。現在已經有了漢字筆畫動態展示軟件,但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共享這類資源,即便獲得了,該軟件的漢字出現順序以及漢字范圍不一定與所使用的教材思路一致,因此,教師無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漢字筆畫動態教學技術。漢字的部首、部件、結構可以通過課件逐個展示進行教學,并配以各種練習,練習也可以通過課件展示。漢字的聽寫練習可以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如教師點學生在黑板上聽寫。總之,漢字的動態筆畫演示及聽寫練習可以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漢字其他部分的教學都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這也是漢字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
課文教學和語法教學課文教學部分可以配有圖片,朗讀聲音。圖片帶給學生一個語言交際場景,傳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多媒體課件可以將課文內容全部搬到屏幕上,讓學生在熟悉生詞和課文大意后,練習在沒有拼音的時候認讀生詞,朗誦課文。語法教學部分同樣需要圖片的輔助。圖片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對事物的認識和感知是有一定的過程和規律的,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現象到本質、由直觀到抽象等。圖片再現了生動的情景,由情景引入課文或語法點,是非常有效和方便的多媒體教學方法。最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新學的語法點編對話,發揮傳統教學里教師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發揮教師的組織能力,讓學生表演或是帶領他們做游戲,達到培訓學生用漢語思考的能力。這最后的練習可以說得上是傳統教學法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課文和語法在其展示過程和練習過程中也體現了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
初級綜合漢語課與初級漢語口語課的課型對比
多媒體在初級漢語口語課中的應用更是為口語課增添了新鮮的元素,讓口語課生動鮮活,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無時無刻不體現在我們的課堂中。如果離開了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即使有了多媒體教學,課堂也無法讓學生覺得有意思。正因為多媒體教學的存在,這種融合的存在,讓我們的課型在初級階段教學中有些模糊,無法凸顯課堂的教學特點。初級漢語口語課主要是通過圖片展示來學習語法和課文,通過展現真實的情景圖片,模擬對話場景,引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而初級漢語綜合課堂除了教授語法和漢字的目標以外,也要利用口頭表達練習強化所學語法,達到提高初學者運用漢語的綜合能力。由此可知,初級漢語口語課與初級漢語綜合課重復部分是課文和語法的多媒體教學。而區分明顯的部分是詞匯的認讀及漢字書寫的訓練,這不應是口語課堂的教學范圍。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傳統教學法在初級綜合漢語課的應用上依舊保持著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初級漢語綜合課堂要突出其課型特點就必須重視并實現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語音、詞匯、漢字這三個教學環節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區分漢語綜合課和口語課,讓學生在兩種課型的課堂上有效習得漢語。
結語
目前多媒體對外漢語教學課件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和研究,多媒體教學的局限在于它永遠不可能像教師一樣根據自己的教學對象靈活授課,因材施教,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活動。面對市面上大量的教材,每位教師都會根據學生的特點、目的和需要來選擇,若要為每套教材一一設計綜合全面的課件又不太現實。所以,我們要學會利用現有的易學、易操作的多媒體技術,并融合傳統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和課件的設計與開發,離不開多媒體素材庫和資源庫,建立對外漢語教學多媒體素材庫或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好的方法,這是我們共同的愿望。
參考文獻:
[1]崔文.MCAI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原理和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06,(3).
[2]李金蘭.談對L2的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6).
[3]紀曉靜.試論多媒體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2,(5).
[4]鄭艷群.對外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論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5]鄭艷群.計算機技術與世界漢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6]崔永華,楊寄洲.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
范曉倩(1983—),女,天津市人,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對外漢語教學、教學方法和語言學。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