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岳
在爭奪金融客戶的過程中,互聯網企業不能“靠天吃飯”,而應該適時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營銷方略,不斷創新,擴展營銷空間,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下一輪競爭中勝出。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受金融危機影響,大部分人形成了一種危機心理,降低收入預期,對支付的謹慎度相應提高,為節省消費成本,從而選擇電子商務。這無疑推動了電子商務和網絡金融的發定位,抓住當前最有實力的市場群體,然后讓他們去影響身邊的其他群體。在這一點上,騰訊平臺就做得很好。展。另外,由于網民中 “80后”和“90后”的比重較大,他在未來,高互動性網站將會成為金融營銷的核心網們對互聯網有很強的粘性,又是金融營銷的主要受眾之一,所以即使是在經濟形勢尚不確定的狀態下,選擇金融網絡營銷也很合時宜。
但是,目前國內金融網絡營銷做得出色的案例尚為數不多。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企業網絡營銷意識不夠;二是很多互聯網平臺還僅僅局限于幫助金融企業投放廣告,這對金融營銷來說已經沒有新意。
與國外網絡營銷的成熟程度相比,中國金融企業網絡營銷行為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間。
相比大金融機構,新崛起的非國有商業銀行和中小金融企業反而會更多地尋求創新和突破,比如招商銀行、民生銀行。
因此,中小銀行往往才是互聯網最佳合作機構,特別是對于新興市場的培育,他們的合作空間更大。在美國,市場上有一兩萬個銀行,這其中就有很多小銀行,他們會細分市場,有自己特定的服務對象。如有的小銀行就專門服務于牙醫診所,為他們提供貸款。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雖然目前環境很適合發展,但不能“靠天吃飯”,應該適時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營銷方略,不斷創新,擴展營銷空間,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下一輪競爭中勝出。
互聯網應該隨著網民群體特點的改變而轉變自己的定位,抓住當前最有實力的市場群體,然后讓他們去影響身邊的其他群體。在這一點上,騰訊平臺就做得很好。
在未來,高互動性網站將會成為金融營銷的核心網站。比如Facebook、Twitter,國外金融機構通常會利用他們來做新產品推廣。在這些SNS社區里,人們之間互動性高,傳播性高,很容易產生信任感。
此外,互聯網還要善于創新。對于金融企業和網民來說,互聯網只有給他們新鮮的有吸引力的東西,觸動人們的神經,才會有大發展的機會。
互聯網企業不應該只是為金融企業做一些簡單的常規性傳播,它需要在原來的模式上有重大的變革,才會為新的網絡交易提供更好的成長空間。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媒體角色,一個行銷和傳播的工具,它更應該作為一個金融服務工具,在金融營銷中發揮綜合的作用。角色改變后,互聯網就變成了一個威力無比的渠道,成為金融營銷的一部分。目前中國金融網絡營銷實際還只是簡單的1P(Promotion)營銷,而不是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營銷。從這一點來說,中國金融網絡營銷之路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才能更好地為金融客戶服務。創新是互聯網企業公司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且非常關鍵,勢在必行。(采訪、整理/本刊記者 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