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劇經常上演 輿論直呼“八卦”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曉琳
本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立法院”是臺灣地區的最高民意代表機構,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應當莊重嚴肅的議事場所,卻屢屢因各種或“離奇”或“暴力”的問政手法成為島內街頭巷尾的談資。據臺灣媒體21日報道,日前,臺灣“行政院長”吳敦義赴“立法院”接受質詢,竟然與國民黨“立委”邱毅“玩”起了“熱門新劇對對碰”,引發島內輿論調侃,“立法院”還有沒有“政治底線”可言,如此鬧劇如何教民眾解讀“理性問政”。
“立法院”上演“問答秀”
據臺灣《聯合報》21日報道,吳敦義20日赴“立法院”就島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議題接受質詢。在質詢過程中,吳敦義卻和“立委”邱毅圍繞今年臺灣“金鐘獎”大贏家、電視連續劇《痞子英雄》上演了一場“問答秀”。
據報道,邱毅在對吳敦義進行質詢時表示,韓國的《大長今》、《冬日戀歌》都是靠戲劇帶動觀光熱潮。觀光產業不是只靠吃、喝、玩的介紹,還要帶入文化與故事。緊接著邱毅話鋒一轉,問剛剛落幕的“金鐘獎”最大贏家是哪部連續劇?吳敦義不假思索地答《痞子英雄》;邱毅接著再問吳敦義,劇里有“痞子”、“英雄”兩個主角,誰是“英雄”?吳敦義又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我朋友趙樹海的兒子趙又廷”,邱毅拍手稱贊,接著追問誰是“痞子”,吳敦義又馬上回答“仔仔”(周渝民——編者注)。而針對邱毅追問劇中曾出現過高雄哪五個知名景點,曾任高雄市長的吳敦義還有感而發,表示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協助、提供地點給影視攝制者,像韓國一樣,利用韓劇或電影“巧妙、柔性、智慧營銷全球,是植入性營銷的最高峰顯現”。對于吳敦義如此對答如流,島內輿論稱,旁觀者在贊嘆吳敦義“全都對”之余,也會忍不住要問:身為“行政院長”,究竟需不需要這么“吳所不知”?
“立法院”里鬧劇多
其實,“問答秀”在臺灣“立法院”只不過是“小兒科”式的花邊新聞,近年來“立法院”上演的各種鬧劇數不勝數。
2005年3月,無黨籍“立委”李敖為反對軍購案,把狗鏈當成道具,并在“立法院”會議上亮出刀子,諷刺“美國把臺灣當狗”。2006年6月,為諷刺陳水扁的私人醫生以治療前列腺癌為名滯美不歸,李敖在“立法院”當眾解開褲子,把在場的女“立委”嚇得驚叫不已。同年10月,為阻將巨額軍購案排入議事日程,李敖戴上電影《V怪客》的面具,亂噴催淚瓦斯,讓與會的不少“立委”笑到肚痛的同時,也被催淚瓦斯嗆得涕淚直流。
而在“立法院”內大打出手更是家常便飯,今年4月,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在發言時不滿遭到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打斷,與邱議瑩發生爭執,兩人隨后大打出手,并引發國、民兩黨“立委”激烈的口角及肢體沖突。更離譜的是2005年10月,藍綠陣營針對“立法院”即將審查的法案發布了“甲級動員令”,結果“臺聯黨”的“立委”統一穿著迷彩服、頭戴鋼盔出現在“立法院”,而民進黨方面也專門從特警部門借來頭盔、防彈衣、武裝帶等防暴裝備,隨后發生的激烈沖突引發島內外輿論驚呼“堪比實戰”。
連女“立委”也成為各種鬧劇的主角。2001年3月,國民黨女“立委”李慶安與無黨籍“立委”羅福助在會場內發生混戰,韓國《文化日報》辛辣地將其諷刺為臺灣版“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在2006年5月30日進行的“兩岸直航條款”大對決上,民進黨女“立委”王淑慧竟沖上臺,將親民黨女“立委”柯淑敏準備的提案紙搶下并塞進嘴里,兩人立即展開廝打。而隨后國民黨女“立委”洪秀柱和民進黨女“立委”莊和子為了搶發言臺,也互扯對方頭發,甚至吐口水,引發媒體大呼“火爆”。2002年8月,民進黨“立委”鄭余鎮與他的高級助手鬧出緋聞。鄭的妻子為了就近監視情敵,甚至親自進駐丈夫在“立法院”的辦公室,天天跟著“問政”。這更是讓島內輿論哭笑不得。
“立法院”不能變成“八卦院”
對于“立法院”幾乎成為島內花邊新聞的“重要陣地”,《聯合報》的評論稱,在臺灣這個政治“民主”、媒體發達的時代,政治人物要得到選票,“政績”和“表演身段”缺一不可。但“立委”問政還是要回歸到以政務詢答、政策辯論為主軸,別把“國會”殿堂變成機智“問答秀”。臺灣東森新聞的評論認為,不知道什么時候,“立法院”成了“八卦院”,新聞版面已經橫跨到“娛樂版”、“情色版”,“立委”們來點八卦、緋聞,娛樂一下民眾,也算是一種另類“選民服務”。“立法院”的八卦已到了泛濫的程度,不也恰巧是臺灣病態社會的縮影嗎?▲
環球時報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