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艷
教師只有運用新課程理念,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數學課堂實踐中,應該努力做到:教學觀念現代化、數學概念習題化、問題解決智能化和訓練方法科學化。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要使教學觀念現代化,需做到以下三點:
1.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四個“轉化”:(1)由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說:“希望你們要警惕,在課堂上教師不要總是在講,在一節課上所要講的時間不應超過5~7分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同時,教師需要有計劃、有目的進行巡視,做好穩定教學秩序、因材施教與全面提高、及時反饋調控與矯正錯誤三項工作。(2)由以傳授知識為主轉化為以發展思維、提高能力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與良好的個性品質相結合。(3)由全班統一的教學目標轉化為保底不封頂的分層教學目標。(4)由追求做題數量轉化為提高做題質量。
2.要始終貫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改思想。教師要像戲劇的導演一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精心安排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
3.要能體現出“兩全、三動、一參與”。“兩全”即一是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使所有學生都能進行積極學習,二是通過因材施教,使全班學生都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三動”即動腦、動手、動口;“一參與”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愉快地學習,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數學概念習題化
“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在學好概念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的規律(包括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定理、數學思想和方法),并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應根據教材的小步子、及時強化、變式和目標值的測定等心理學原理,通過反映數學概念內涵和外延的變式習題演練,來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問題解決智能化
“問題解決”即善于解題,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曾指出:“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如何以“問題解決”為突破口改革初中教學呢?
1.把“問題解決”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去。即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的心向,從根本上解決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2.突出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只有把概念、法則和定理等知識的提出、形成和發展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究過程等問題,讓學生徹底明白,才能把教師的“知”轉化為學生的“知”,使學生由“學會”提高到“會學”的層次。
3.重視解題后的反思。解題過程包括從審題開始的預測,直到一種解法完成的延續這樣一個思維的全過程。
4.善于把問題進行轉化。數學教育的核心是數學思維教育,而數學問題的解答則是形成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素質的主要途徑。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站在方法論的高度,能夠通過恒等或同解等方法,將問題轉化,由繁到簡,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四、訓練方法科學化
1.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為此,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分階段進行,隨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逐步提高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2.訓練的時間長短,數量多少,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盡可能好的訓練效果。
3.習題的編排要體現出教育性原則,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內、外兩方面強化學生的求知欲。
4.針對問題,精選習題。例如:為引入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
5.注意評價激勵,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發現學生的成績與進步,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發現錯誤,要引導學生找出原因,及時改正。熱情關懷,嚴格要求,使學生在不斷提高的學習成績鼓舞下,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
作者單位:東光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