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一、如何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語言實踐活動
要組織成功的課堂教學包括許多因素,如準備充分的備課、教師語言的藝術、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與教師個人人格魅力等。現代教育學認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擔子更重了。如何激發(fā)學生開口的欲望,從而使他們積極投身到課堂語言實踐活動中來呢?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人文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注意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則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平等互動的輕松氛圍和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認知力得以極大的促動,學習效率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在課堂交往中,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教學方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斷、“親近”或“不親近”的情感反應;甚至于把對教師的好惡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
三、教師的情感
教師的情緒對教學的成功也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要注意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心理協(xié)調,提高教學效果。英
語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進行的互動活動,雖然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受多種因素制約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師生之間的心理協(xié)調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問題,這不僅是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問題。而情感是教學中的心理條件之一。正如某位教育家所說的:“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好,就同池塘的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課老師要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歡,除了要有精彩的教學外,還要有飽滿的激情,要用愛來感染學生的情緒。
四、教師個人的因素
作為有主觀意識的個人,其情緒好壞往往由主觀思想決定,教師情緒的好壞與自己本人有很大關系。家庭問題、個人問題、健康問題、思想問題等都會影響到教師的情緒。這些因素包括學生的整體精神面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的個人素質及學習的積極性等。老師上課是如發(fā)現學生在聚精會神的聽講,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老師也會情緒高漲,如果面對的是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更有甚者會在課堂上吃東西,老師可能會是滿腔怒火,哪還會有什么好情緒?還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效果。
五、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有好的心態(tài)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不乏怨天尤人的老師,輕視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認真去做,就會有收獲,有成就。
作者單位:饒陽縣官亭鎮(zhèn)寺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