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會
摘 要:助人為樂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黨和政府不斷發(fā)出號召,要加強對全體人民尤其是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懂得“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學會“如何去愛別人”是我們的使命。
關鍵詞:關照別人,就是關照自己。
助人為樂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尊敬師長、愛兄弟姐妹,到幫助鄰里、扶孤救弱等等,這些千百年來一直盛行在中華大地上。但是不知從何時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時代在呼喚著倫理道德,呼喚著愛心。那么,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一、尋找根源
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們的學生缺乏愛心?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激烈的商業(yè)競爭,一些人的心理產(chǎn)生了偏差,認為競爭就是不擇手段,擠垮對手,人與人之間不能講仁愛。
2.“一切向錢看”的風氣扭曲了一些人的心靈。
3.社會上有些人靠偽裝騙取大家的愛心,使人對此感到厭惡,不屑于再去幫助別人。
4.獨生子女從小習慣了被別人關愛照顧,卻不懂得去關心照顧別人。
以上種種來自家庭、社會的影響,使得我們的學生漸漸變得冷漠,缺少愛心。
二、幫助學生認識“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為了提高學生的認識,我召開了一次以“關照別人,就是關照自己”為主題的班會,班會上老師講的“一個慷慨的農(nóng)夫”的故事引發(fā)了學生們的討論:美國南部的一個州,每年都舉辦南瓜品種大賽。有一個農(nóng)夫的成績相當優(yōu)異,經(jīng)常是首獎及優(yōu)等獎的得主。他在得獎之后,毫不吝惜地將得獎的種子分給街坊鄰居。有一位鄰居就很詫異地問他:“你的獎項得來不易,每季你都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來做品種改良,為什么還這么慷慨地將種子送給我們呢?難道你不怕我們的南瓜品種因而超越你的嗎?”這位農(nóng)夫回答:“我將種子分送給大家,幫助大家,其實也就是幫助我自己!”
原來,這位農(nóng)夫所居住的城鎮(zhèn),家家戶戶的田地都毗鄰相連。如果農(nóng)夫?qū)⒌锚劦姆N子分給鄰居,鄰居們就能改良他們南瓜的品種,也可以避免蜜蜂在傳遞花粉的過程中,將鄰近較差的品種轉而傳染自己,這位農(nóng)夫才能夠?qū)P闹铝τ谄贩N的改良,不必在防范外來花粉方面大費周折而疲于奔命。
聽完故事,同學們紛紛談起自己的感悟:
——將優(yōu)秀的種子送給大家,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南瓜受劣質(zhì)品種的影響,這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
——現(xiàn)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但更是一個合作基礎上的競爭,給別人機會,成功正向你走近。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要學會分享經(jīng)驗和成果,才能實現(xiàn)雙贏。
……
從富含哲理的故事中,學生們感悟著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的真諦。
三、付諸實踐,關愛別人從身邊做起
1.學會關愛父母
如果人類有愛,那么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關愛父母,首先要孝順父母。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老人的生日等日子,向父母道一聲“辛苦”,說一聲“謝謝”讓父母感到溫馨;回到家里和父母說說知心話,幫父母干點力所能及的活讓父母感到貼心……
關愛父母要學會分擔家庭的責任,例如,我們班張揚同學,家庭生活困難,爺爺常年癱瘓在床,每個周五下午放學后,都要趕回六七十公里以外的家中,幫助爺爺擦屎端尿,喂水喂飯,為了省錢每次回家從不坐公交車,都是騎自行車。他的行為影響著身邊的同學,大家漸漸懂得自己在享受家人的關愛時,也應該去關愛家人。
2.學會關愛身邊的同學
和諧的同學關系,是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會關愛身邊的同學是建立和諧同學關系的重要一環(huán)。關愛同學從點滴做起,當同學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熱情相助;當同學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當同學成功時送上祝福,當同學遇挫時為其鼓勁……上學期四川災區(qū)的二十多個學生來我校就讀,同學們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和他們交朋友,課余時間主動帶四川的同學去洗澡、理發(fā)、購物。中秋節(jié)到了,同學們從家中帶來水果和月餅,與四川同學共度佳節(jié),還演出了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國慶小長假,一些同學就把四川的同學帶回自己家,讓他們也感受到家的溫暖。
3.學會關愛社會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學會回報社會。
2008年5月,四川發(fā)生大地震后,災后凄慘的畫面,一個個感人的事跡,常常使同學們淚流滿面,同學們的身上迸發(fā)出了極大的同情心和愛心,白天他們自發(fā)地來到省博物館前,參加義演,為四川災民募捐,晚上又自發(fā)地來到人民廣場參加萬人燭光祈福活動。學校還沒有號召同學們捐款,同學們就紛紛跑到校長室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
一次次的實踐活動,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僅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學會了關愛,同時一種大愛情愫也正在形成。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要使青少年學生具備“愛別人”的高尚情操,不是短時期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僅靠學校教育就能形成的,它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關愛他人,關愛社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愛的沃土里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八十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