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榮
時常聽班主任抱怨,說現在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把班主任一天忙得團團轉。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是班主任包攬得太多,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在班務管理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新課標指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班級中成長”。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力求“把班級還給學生”,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讓每個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培養自我教育的能力。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班主任要給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位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但怎樣組織怎樣管理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需要認真反思。筆者認為,班主任在工作中找準自己的位置至關重要。從我多年的帶班經驗來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的形成,必然是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相信學生、信任學生、依靠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體、管理的主角。這樣,學生就會消除“等靠”思想,自覺為班級工作出謀劃策。這也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我在多年的帶班經歷中,總是把班長定位為班級真正的“班主任”,把自己定格為“班主任助理”“班主任顧問”或“首席班干部”。這樣定位,就使班級管理的主體由班主任變成了學生,學生主人翁地位得以凸現,干事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而學生又把管理班級的希望寄托在班干部身上,班干部自覺肩上的擔子重了,工作起來更加積極主動了。而我,則由臺前走到幕后,在重大問題上為學生“建言獻策”,充當班干部的助手和參謀。班主任從事務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可以有
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找學生談心或與家長溝通,班級管理必然會走向正規。
二、班主任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班級管理中,班委會、團支部的力量不可或缺。班主任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必須重視班干部的培養。不管從起始年級帶班還是中途接班,我都十分重視班干部的培養。新接班級開學第一月,我定為原任班干部的亮相月。我事先召集原任班干部開會,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并讓他們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工作思路。然后班干部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形成書面的工作計劃。而我只當顧問角色,從權力上予以支持,保證計劃落實到位。一月之后,干得好的班干部繼續留任,干得不好的班干部離職重新選舉。經過一月的鍛煉摸索,重新組建的班委會和團支部,實現了“強強聯手”。在以后的班務工作中,班干部按照開學初既定的工作計劃,各司其職,每周周五為班干部工作碰頭會,碰頭會由班長主持召開。會上,班干部就一周各自分管工作履職情況作出總結,全體班干部認真分析梳理,好的方面繼續保持,不足的方面限期改進。整個過程我只做旁聽者,孰對孰錯我不做任何評價,留給實踐來證明。重大問題議而不決時,我只是幫他們分析情況,最終決定仍由班干部集體拍板。這樣,我的無為而治既培養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又使我從瑣碎的事務圈子中解脫出來,班主任工作自然輕松起來。
三、給學生廣闊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活動
1.創造良好的班級環境,主動參與班級管理
現在的學生有著濃厚的參與意識,渴望班主任能給他們參與管理的機會,于是,我大膽放權,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班級管理活動,時時處處體現對學生的最大尊重,有意識地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組織及參與競爭的意識與能力。要使班級管理有特色,班務工作就必須不斷創新。于是,我在班內實行崗位包干責任制,即班內有多少名學生我就把班內所轄的事務劃分為多少個崗位,比如說,誰負責門窗的開關,誰負責圖書角的管理,誰負責清潔工具的維護等等。各崗位工作周周總結、月月評比,每學期期中期末各考核一次,并將考核結果與學生的綜合評定結合起來。由于班內崗位包干責任制的實施,班務管理中形成了一種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干好事的良好局面,各項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
2.給學生一個認識自我的空間,使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當學生的所做和所說達不到教學要求的目標時,有的老師容易動怒上火。靜心一下,此時此刻,也許這些學生多么盼望老師能幫他一下,并給他開辟出一塊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空間。記得有一次,我對幾個連續不完成作業的同學說:“你們太讓老師失望了,作業總是完不成,我再也不查你們的作業了……”事后有一個學生寫信對我說:“老師,您別生我的氣了,我對您每天布置的一個難題,總是解答不好,能不能難度給我降低一點……”我馬上意識到自己最近犯了一個錯誤,對學生的學習搞成了一刀切。于是我馬上在布置作業上換了方法,對于某些后進生我適當降低了要求。果然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不完成作業的了。而且,這幾個學生的成績還在不斷地提高。
現在,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需要我們教師不斷以新的理念作支撐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樣,班主任工作也應與時俱進,用科學的方法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借力用力”,這才會使我們永不言敗。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