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幼兒教育與社會發展是同步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教育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幼兒教育工作如何,直接關系到對幼兒的啟蒙教育,直接關系到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幼兒保教質量,關系著兒童的成長進步,關系著每個家庭的幸福,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知道自己肩負的重任,以增強自己的責任感。
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行業,因為它的服務對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一個個天真活潑、頑皮可愛、無憂無慮又不諳世事的幼兒。幼兒班主任則更具有特殊性:她既是幼兒園教育精神的直接體現者,又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實施者;她既是幼兒的組織者、教育者,又是他們的領導者;她既擔負著教育教學工作,又要管理幼兒一切日常的瑣碎工作。因此,幼兒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具備以下幾種能力,以適應重任:1.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能根據《綱要》要求對幼兒實施教育,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2.有改革創新與組織的能力。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對幼兒啟蒙教育要求不斷提高,作為幼師必須有超前的意識、新穎的教育理念,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知識面和教學技能,更要能大膽地創新。盡管是幼兒園,班主任也應能組織幼兒參加各項大型活動,如班級故事會、家長會、全園運動會、六一節節目的排練和組織等。3.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班主任不但要有睿智的眼睛,觀察發生在幼兒身邊的每件事情,及時地幫助幼兒解決處理或引導幼兒如何處理,同時還要能正確處理與家長的關系,因為家長的社會層次和閱歷不同,看待問題的方法也不同,班主任要善于處理、化解與家長間的矛盾。4.有善于總結的能力。不論是在教育幼兒、教學方法還是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都要能不斷地總結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更好地改進、提高業績。
多年的實踐使我體驗到,要將幼教工作做好,平時必須全心關愛幼兒,堅持“四心”到位。
一、變換角色有愛心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初入園的幼兒剛離開家庭生活走進集體生活,一切既新鮮又陌生,此時他們希望老師能像媽媽一樣疼愛自己,甚至能像在媽媽的懷里一樣撒嬌,對于小班幼兒我們應給予更多的愛:幼兒有悄悄話,有快樂和不開心,在游戲中都能體現出來,此時我們就成為他們的朋友和合作者;授受幼兒知識和本領,拓展幼兒視野,我們又是幼兒眼中無所不能的老師;作為班主任,我所做的必然要比配班老師多一點兒,雖然幼兒不知道什么叫班主任,但久而久之,他們遇到困難找我解決多一些,似乎是信任我更多一點兒。
二、不厭其煩有耐心
幼兒園的對象是一群3~6歲的幼兒,此時的他們沒有安全意識,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沒有集體觀念,缺乏紀律
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一次次、一遍遍地在活動、游戲、學習中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我們生活周圍有哪些安全隱患,如何處理應急的事情等。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行為、個體需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缺點,不粗暴,不過激,憑借自己的耐心與智慧來教育幼兒,不厭其煩地幫助幼兒成長。
三、眼勤手快要細心
幼兒教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勤嘴勤手更勤”。不論我是不是在班,作為班主任,都從不掉以輕心。在教室里不時地巡視幼兒,看看有沒有異常,如果幼兒發生爭執了,要及時去處理解決。中午睡覺有小朋友咳嗽,要及時向家長反映。看到衣服沒整理好,鞋帶松了,就去做好。……關注每個孩子,并及時記錄下他們精彩有趣的瞬間,誰做組長的次數多了,還有誰沒做過,有誰還沒有領過操等,心中要有數,要把機會留給所有的幼兒,以調動每個幼兒的積極性。
四、積極主動要熱心
幼兒園不僅僅是面對一群幼兒,同樣要面對許多的家長,可謂是“眾口難調”,但班主任要善于處理問題,說了幼兒的缺點,還要讓家長高興。發現幼兒的點點進步,主動與家長交流,邀請家長參加班級活動,尊重家長看法,采納家長意見。幼兒園常會有這樣的事:兩個小朋友發生矛盾,有一個受到了傷害,此時家長心里有怨氣,誰家不疼自己的孩子,作為班主任要主動化解家長的怨氣。工作中,同樣要積極主動,如要開學了,及早準備教學計劃、班務計劃、活動計劃、幼兒床位的安排等;學期要結束了,提前做好幼兒評語、各項總結等工作。凡事做得妥妥當當的,雖然事情瑣碎一點,但熱心去做好就不覺得累了。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關愛幼兒,努力提高保教質量,這是幼兒教師的天職。只有盡責,才是真正的關愛;只有真誠的、全面的、勇于奉獻的關愛,才有可能盡責。多年的實踐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只要我們真心誠心全心地去關愛每一個幼兒,讓其不斷進步,就會換來幼兒開心、家長放心、領導稱心,我們的工作就更能得心應手。
作者單位:鹽城師范學院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