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華
摘要: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很多畢業生表現出缺少就業前的思考和心理準備,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大學生走出就業難的困境,有利于他們確立人生發展方向和目標,因此探討進一步完善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中圖分類號:C913.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3—0179—02
2009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610萬,再創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更是讓形勢逐年嚴峻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就業難現在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很多單位的招聘人員卻在抱怨人才難尋,同時大量畢業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因不適應工作而跳槽。到底是什么阻擋了學生順利就業呢?為什么學生無法勝任企業的崗位能力需求條件?為什么學生在就業時徘徊迷茫,舉棋不定?為什么學生簽約后頻繁毀約?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發展需用大量的人才,用人單位常常是苦苦尋覓良才,卻難尋有用之才;另一方面,是眾多大學畢業生四處碰壁,難尋用武之地。出現這種窘況有多方面的原因。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滯后,是出現上述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一)有助于大學生明確大學階段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貫穿于大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全過程的設計,是對大學生整個大學階段乃至大學畢業后發展方向和目標的一種設計。現在大部分大學生對學習的要求不高,發展方向和目標變得更加模糊。在這種情況下,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明白在每個階段、每個年級應該學習什么,怎樣努力,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一份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還可以引導大學生發掘自己的潛力,增強個人實力。
(二)有助于大學生克服擇業過程中的一些誤區
目前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存在片面追求高工資、高待遇,忽視專業能力水平和專業需求,忽視單位的發展潛力和個體發展前景的誤區,從長遠角度看,這不利于大學生的發展;還有的學生對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并不了解,在臨近就業時無所適從。因此,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從一年級開始逐漸的克服這些誤區,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和健康的就業心理素質。
(三)有助于就業指導工作和提高就業率
高校的教育新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也就是要從學生的發展實際出發。廣泛的、系統的職業生涯教育,不僅可以使大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使命,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自覺學習,有較好的職業發展和應對競爭的能力,帶動學校就業率的提高,減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壓力;還可以改變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實踐性和針對性比較弱的缺點。
二、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
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僅局限于就業政策、求職技巧、求職資料、就業需求信息等技術面的“就業指導”,對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求學與職業生涯發展等深層問題,缺乏系統的思考與研究,缺乏統一的教育體系構建,被動地追求“簽約率”、“就業率”,這種表層就業指導不能解決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面臨的根本問題。一些高校雖然已經意識到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但是整體情況仍然處于艱難的起步階段,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第一,對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教育重視不夠。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和科學性缺乏認識,被動地應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把大學生的職業能力置于靜態培養,缺少社會經濟發展的動態意識。許多學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到大四的時候才進行,大一到大三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課程和活動。一些學校沒有從學校生存發展的戰略高度去開展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學生職業意識缺乏、學習動力不足。第二,未建立相應的機制和制度。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應納入合格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要求,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應體現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現實需要。而事實上,許多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與育人的眾多環節是相互脫離的,停留在計劃分配到市場選擇的過渡時期的就業指導階段,缺乏創新機制。第三,缺乏專職職業規劃教師。現在從事就業指導的老師缺乏系統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理論知識和咨詢經驗,未經專門的學習培養和認證,并且數量嚴重不足。第四,經費不足。許多高校因為沒有經費支持,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研究、教育舉步維艱。第五,校企溝通、合作平臺不廣。有的高校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閉門造車,不以市場為導向,目的性不明確。
三、完善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思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應貫穿大學整個階段,針對各年級大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全過程”、“階段性教育”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一年級為試探期,經過緊張的高考,跨進大學的校門,面對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大一新生往往會感到迷茫徘徊,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和目標。職業規劃就應該從這一階段開始,幫助學生快速從高中的學習模式向大學學習模式轉變。在現實可能的基礎之上,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特點,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和構想,幫助他們走出迷茫的誤區,盡快找到正確的人生定位和奮斗方向。
具體實施方案:1.通過兩周的軍訓,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2.召開“如何適應大學生活”等主題班會,培養學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3.聘請本專業專家進行“本專業歷史沿革和發展前景講座”,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歷史沿革、發展前景及學習方法;4.由專業指導教師開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理論;5.聘請心理咨詢專家舉辦“心理知識”講座,增強學生自我心理調適能力;6.組織學生假期進行社會調查,初步了解就業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年級為定向期,這一階段主要是教育學生既要正確認識自己,又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引導他們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為將來的就業儲備知識和能量。既要引導他們認真學習,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重點培養各種能力,積極發展個人志趣,并圍繞特長和愛好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同時,也要為他們提供實習和培訓的機會,通過實踐來彌補專業教育的不足,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此外,還應通過豐富多彩、適合青年特點的課外活動來培養大學生的獨立意識、竟爭意識、團結協作等良好的心理素質。
具體實施方案:1.通過社會實踐調查分享活動,引導學生正確進行環境評估;2.在職業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360度評估、SWOT分析法,完成自我認知;3.通過職業測評系統完成職業認知,初步制訂出個人生涯規劃;4.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培養團隊意識,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組建班級職業生涯服務團隊,協助學生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并監督計劃有效執行;5.通過相關活動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如:通過相關專家講座,引導學生樹立和培養時間管理、壓力管理、健康管理、目標管理、行為管理、工作學習平衡管理觀念;6.對大學生進行系統人文知識培養,以期提高大學生的個人修養和內涵;7.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進一步激發他們進行職業生涯的興趣,初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8.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指導教師的輔導,使學學會適時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
三年級為沖刺期,三年級時高校在專業課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了解實際應用這些知識與技能的規則和應避免的失誤,更好地了解真實的職業世界,挖掘職業潛能。適時開展“大學生求職技巧”指導,通過就業過程各個環節的技巧指導與訓練,讓大學生掌握正確求職的技巧與方法,開展“大學生就業法律知識”指導,讓他們了解和掌握國家有關勞動與就業方面的法律知識,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強化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在就業過程和今后的工作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
具體實施方案:1.根據職業發展目標組建學習型團隊;2.通過專業咨詢和測試,幫助學生明確個人價值觀,進一步修正完善自己的職業目標;3.通過多種活動檢查個人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執行能力等職業能力是否初步具備,并制訂出提升方案;4.聘請專家進行創業講座,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5.通過專家講座和模擬招聘會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活動,促使學生關注就業現狀和就業政策;6.發揮團隊力量,通過專題活動,共享資源,共同提高其職業道德修養及職業能力;7.為有考研需求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專題輔導,對考研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解答;8.通過名人名企講壇激發學生職業能力訓練的熱情;9.發揮團隊優勢,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執行職業生涯規劃內容。
四年級為分化期,由于本學年畢業生就業工作即將全面開展,考研工作也同時進行,學生的心理較為浮躁,如何應對職場招聘,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這個階段高校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畢業實習機會,協助學生發現并彌補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弱點,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職業能力以達到人職匹配。同時加強“大學生就業信息”指導,通過各種形式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用人單位信息和其他相關資訊,包括求職要領和面試技巧,有條件的院(系),還可以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信息咨詢與指導服務。
具體實施方案:1.與實習單位共同合作,制定科學詳實的實習計劃,快速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職業能力,達到人職匹配;2.通過專家指導、講座、校園網絡等多種渠道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政策、就業法規、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等多方面的輔導,快速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技巧;3.通過多種方式對貧困學生進行就業援助;4.通過對考研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及個人咨詢,緩解其焦慮心態;會同職業培訓基地做好學生崗前技能培訓;5.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專項輔導與咨詢,幫助學生初步進行崗位職業生涯規劃;6.作為職業道德訓練的最后一項內容,強化畢業生意識,引導他們站好最后一班崗,做好文明離校工作。
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其理論體系在逐漸成熟、操作體系日趨完善,將逐步成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高校會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現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的改革,促進大學生在明確職業發展道路上前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