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偉
摘要:倡導和發(fā)揚體育課堂教學民主是素質教育和人的現(xiàn)代化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倡導和發(fā)揚體育課堂教學民主能夠進一步發(fā)揮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推動學校體育的良性發(fā)展,增強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健康。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學民主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3—0208—01
一、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缺乏民主的根源
1.傳統(tǒng)文化的制約
在封建極權傳統(tǒng)文化的約束下,我國民主和科學曾受到壓制,教育思想受到禁錮,一切的文化教育都圍繞封建階級的統(tǒng)治,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形成了教育思想、觀念、體制的“閉關鎖國”。體育教學也不列外,學生和教師也默默地遵循這些陳舊的潛規(guī)則。體育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體育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得學什么;教師示范怎么做,學生就得跟著怎么練;根本不考慮學生是否愿意怎么學,怎么練,沒有把學生的在想什么、做什么考慮進來。而且有時就根本不允許學生有什么“私心雜念”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做,否則就是“叛逆分子”,要受到制裁和處分,造成學生有想法不敢說出來、有意見不敢提出來、有創(chuàng)新不敢拿出來的局面。
2.應試教育的制約
我國的教育體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曾經發(fā)揮過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它已經適應不了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的需要。體育教學中的這種狀況也是一樣,學生上體育課、進行體育鍛煉是為了期末考試,為了應對大綱的要求和學校的安排;不是為了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和終身的體育思想;教師是為了達標而教,為了有一個好成績而教。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與現(xiàn)時所倡導的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思想是背道而馳的,與周濟部長倡導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體育思想相背離的,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況,使學校體育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二、建構新型體育課堂
素質教育就是對人的現(xiàn)代化的一種培養(yǎng)模式,它要求必須倡導和發(fā)揚教學民主,倡導和發(fā)揚課堂民主,營造一個民主和諧與生動活潑的體育教學氛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當中來,充分體會體育的樂趣、成功的感覺,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1.樹立正確的民主觀
體育課堂的教學民主就是讓學生自己做主,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他們只是教學的兩個方面(教和學),是讓學生和教師都參與到體育教學的全部過程,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別是大學生,他們的思想已經成熟,有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方法論。讓他們也參與到體育課程的項目設置、內容的安排、課程的進度、課程的考核以及對學生的評價建設,讓學生全面參與以推動體育課堂的良性發(fā)展。倡導和發(fā)揚體育課堂教學民主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和課堂觀,改變教師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杜絕封建社會專制主義教育思想的制約和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樹立“以人為本”的民主教育觀。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作用、正確認識學生的價值、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上的一切有利資源激勵、調動起來,讓學生共同參與和建設體育課堂,推動體育課堂的和諧健康發(fā)展。
2.倡導體育課堂教學民主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孔子在兩千多年前于《衛(wèi)靈公》中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學主張,主張對人無差別的、一視同仁的教育主張。由于體育課程的特殊性,它與其他課程有著明顯差別。受先天遺傳的影響,有的學生在后天即使加倍的努力,也不能達到考核的要求;有的學生即使不來上課,考核時也能順利過關。這樣在老師的腦子里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體育尖子、體育差生的區(qū)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的在教師的印象中產生了等級觀念。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相信他們都可以培養(yǎng)成為社會有用之材。體育也不例外,作為一名教師,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達到互幫、互助、互相促進的教學目的。體育教師要明確體育教學是為了一切學生的健康、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為了學生一切的健康。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第一,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人格上的平等,人格說的通俗一點是人的存在狀態(tài)。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教會學生、教好學生,為學生服務,學生盡最大的努力學會教師教的知識與技能,明確教學中教師沒有壓制學生的權利,學生有展開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權力。第二,強調師生雙方彼此“互相幫助”,即一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學習、學會、學懂、學悅;另一方面學生要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這就將師生雙方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和平相處、互幫互助、共同促進,從而在同一個目標下統(tǒng)一了起來,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
(3)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大學體育教學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發(fā)展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設計體育項目和安排教學進程方面,要讓學生自由選擇上課的時間、上課的項目、上課的教師。這樣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自由作業(yè)時間,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和自己喜歡的老師,從而促進其上課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提高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做到“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培育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以人的現(xiàn)代化為目標”。
(4)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要和學生多探討、多商量。探討,商量實質上就是和學生討論體育項目設置的可行性和考核標準的合理性以及最新的技戰(zhàn)術動態(tài)發(fā)展,了解本項目的最新信息,把握本項目的發(fā)展方向與學生的需求。通過探討、商量可以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洽師生感情,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從更高的層次上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體育教學要同學生探討、商量什么?從教學目標、體育項目設置、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到教學方法、教學分組、運動負荷和考核難度都可同學生商量,盡可能達到師生間的共識。
(5)正確評價教學主體。體育學科在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方面和其他學科有很大的差異性,有一些學生與生俱來就有從事體育的天賦,不能和其他學科一樣只是進行終結性評價,要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和定性評價,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把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教師的評價有機聯(lián)系起來,把評價與整個學習過程結合起來。我們不但要看學生的運動成績,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身體機能能力)和學習的努力程度去評價學生,客觀的評價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對自己有正確地認識和了解,樹立起信心,挖掘其潛力,促進自我發(fā)展和實現(xiàn)自我需要,享受體育的樂趣,體會體育學習的價值。
三、結束語
建立民主和諧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是提高民族素質和人的現(xiàn)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熱情的需要;是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的需要;是培養(yǎng)、樹立學生“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需要;更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開發(fā)思維,培育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同時建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是現(xiàn)代教學體制、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所追逐的目標,有必要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其在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實現(xiàn)人的現(xiàn)代化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洪彬.要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J].中國學校體育,2003,2.
[2]夏峰.聽聽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不同聲音[J].中國學校體育,2003,5.
[3]解思忠.中國國民素質危機[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4.11.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