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琴
摘要:高校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須重視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把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當作一個重要工作內容來抓。
關鍵詞:高校 圖書館 大學生 信息素養
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是作為教輔機構存在,是沒有專門學生的,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把全校師生都看作是圖書館的學生,是圖書館所要教育培養的對象,只不過它所傳授與提高的是全校師生的信息素養,并且也不是有明確的教學任務。信息素養是人們獲取、評價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能力,是個體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如何才能檢索、評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的信息素養應包括信息意識、信息技能、信息評價等幾個方面組成。信息素養可以看作是圖書館素養的延伸與拓展,圖書館素養強調的文獻信息檢索能力仍是信息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計算機是處理信息的最佳工具,計算機素養為信息素養注入了新鮮的因素。
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要從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他們獲取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他們的信息道德意識與分析評價信息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從信息意識,信息技能,信息評價三個方面來展開:
一、信息意識教育
信息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信息及其運動規律的抽象性、概括性、總體性的認識,是信息在人腦中的集中反映。信息素養反映了人們從信息的角度對自然和社會的敏感程度,是人們對于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識,對信息價值特有的思維感知能力以及對信息所特有的持久的注意力。信息意識包括信息主體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傳播意識、信息保密意識、守法意識、信息更新意識等多種意識因素。
強化信息意識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應該培養教育者對信息應有的科學、全面、深入的認識,比如信息的內涵、特征、結構,信息的功能及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源的類型、特點,信息交流的形式、類型、模式,信息整序的理論和基本方法等;另一方面要培養主體自身的信息需求意識,即作為行為主體,人們應該意識到自身的潛在信息需求,并能隨時將它轉化為顯在的信息需求,進而充分、正確地表達出來。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意識可以采取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方法。例如開辦課題系列講座,舉辦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與檢索技能競賽,配合實際操作和現場指導。編制簡明的指導書、操作說明書等,供大學生自學。設立文獻檢索與利用咨詢臺,選派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的館員開展交互式的咨詢服務等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加強信息素質的宣傳,提高學生整體對信息的認知、學習的興趣。只有提高認識,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進一步拓寬學生接受信息素質教育的渠道,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
二、信息技能教育
信息技能主要指人們發現、檢索、收集、傳遞、開發、整合信息的能力。調查發現,大學生中有很多同學平時利用圖書館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只是借閱文學雜志、小說,對于其他的某種信息知識的需求通常是在完成某一任務、組織某項活動或撰寫畢業論文、完成畢業設計時才顯得迫切起來,于是就匆匆忙忙、手忙腳亂的四處查找,這時往往因時間緊迫,所查找、收集的資料就會非常有限。這就需要圖書館系統的把信息技能通過各種渠道傳輸給他們,最簡單可行的是通過編寫圖書館使用指南來提高大學生對圖書館的了解,有利于他們對圖書館的使用。
文獻檢索課教學是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依托。文獻檢索課其實是一門技術培訓課,它的重點讓大家了解并掌握不少文獻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文獻檢索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文獻信息的組織方法、檢索語言,各類檢索工具,檢索系統的檢索利用方法,各類文獻的檢索途徑、獲取方式等。目前文獻檢索課不論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落后于人們的信息需求,跟不上經濟的發展。針對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要求。文獻檢索課教學必須要有新突破,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提高、鞏固文獻檢索課的地位和作用,及時更新、發展、增加課程自身的吸引力,探索適應現實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信息資源和網絡資源的開發,使學生切實掌握各類文獻的信息查詢方法和各類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尤其是計算機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比方說搜索引擎的使用。除了文獻檢索課外,高校圖書館應結合本館實際,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開展一系列的信息素養教育活動,滿足各層次學生的信息需求。
三、信息評價教育
對信息的評價其實講的就提高信息道德意識,鑒別、分辨信息的真偽與好壞。大學生身處網絡虛擬世界要有一定的信息道德,要知道尊重他人的隱私權;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問題,要學習了解知識產權法,做到合理、合法地獲取和利用信息;能評價信息源對于滿足信息需求的相關性;能從信息中概括出知識和論點。批判性的評價信息始終是學習和研究重要的信息素養,信息內容質量的評價歷來是一種挑戰,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學習和研究不只是找到一些信息就足夠的,常常需要找到較完善的、最有用的信息,因此掌握策略性的信息檢索和獲取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和研究也不只是利用新興的技術而已,融合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是學習根本的宗旨,因此,我們的信息素養教育需要對學習者進行正確的導向,讓他們全面掌握和有效利用信息資源與技術,培養真正具有較高素養,具有信息生產能力的數字公民。
四、結語
大學生是未來人才隊伍的生力軍,高校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基地,必須重視和強調信息教育,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質。只有重視和加強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才能使其在走向社會時起點高、競爭力強,從容地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大學生除了學好知識,提高自身信息素養也十分重要,而作為大學生第二課堂與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所具有的優勢和作用,使它成為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的最佳場所。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對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十分豐富,為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條件;其次,高校圖書館擁有一批熟悉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人才隊伍,他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與理論知識,能夠開展好用戶教育和培訓;另外,高校圖書館環境優美,館舍寬敞明亮,現在的大學一般都在圖書館設有自修室,學習氛圍非常好,良好的文化氛圍給大學生接受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可以說是一種生活基本技能的培養,它倡導的是一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和方法。提供給大學生圖書資料與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其實就是“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的區別,高校圖書館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能“授人以漁”,把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當作一個重要工作內容來抓。
參考文獻:
[1]劉孝文.信息素養及相關概念的學術梳理[J].圖書館雜志,2008,(4)。
[2]劉莉莎,黃立冬.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計算機與網絡,2008,(12)。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