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比利時的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敦促世貿組織(WTO)對各國審查互聯網的做法進行制裁。報告稱,一些國家對互聯網進行審查的做法已經違反了WTO的規定。對此,清華大學學者何茂春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涉及安全、宗教、風俗、文化等領域,是一種敏感的信息服務手段,對其進行審查是有必要并且完全合法的。WTO沒有所謂審查互聯網就是違背規定的說法。
這篇題為“打擊數字保護主義”的報告共有19頁,由該智庫的兩名學者欣德利和馬克拉馬撰寫。報告認為,很多WTO成員從政治、道德和商業因素出發對互聯網進行全面審查,WTO應該對這種行為進行限制,迫使成員采用“選擇性過濾措施”。報告認為,“WTO成員在法律層面上有義務允許跨國互聯網服務的自由往來”。
報告舉例說,很多國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聯網審查?!霸诠虐停形唇浭跈嘣L問互聯網的行為均為非法,很多西方國家則限制訪問兒童色情網站?!眻蟾孢€進一步將矛頭指向中國,一共50次提到中國,指責中國的互聯網審查體系是“最發達和滲透力最強的”,“中國的防火墻封鎖了至少1.8萬個外國網站。政府不僅監控互聯網,還對進出國境的手機短信進行監控。境內網站雖沒有被封鎖,但受到執法部門審查,隨時可能被關閉”。
報告認為,搜索引擎是互聯網封鎖的“出頭鳥”。外國搜索引擎因為拒絕合作被多次關閉,而中國的搜索引擎因為配合得以正常服務?!盎ヂ摼W審查給外國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2002年谷歌在中國的搜索市場占有率為24%,百度只有3%。2008年底,百度占有率達到65%,谷歌卻萎縮到19%”。
報告毫不掩飾地提出了多個對付中國的建議,稱只要處置得當,WTO委員會就可以裁決中國做法違法?!案鶕摵蠂醒氘a品臨時分類,包括搜索引擎在內的大多數互聯網服務可以被歸入網上處理業務。這一條款對中國也有效?!眻蟾婀膭悠渌鸚TO成員拿出中國的入世承諾逐條對照,要求其兌現,并稱,“雖然通過WTO來限制互聯網審查代價昂貴,但有可能逼迫一些國家從全面封鎖改成有選擇性過濾”。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教授何茂春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據我所知,在世貿組織的規定中,有一條是開放與互聯網相關的信息,但如何開放并沒有具體說明。而且自由貿易的規則是有條件、有例外的?;ヂ摼W涉及安全、宗教多個領域,作為信息服務的手段又比較敏感,再加上世貿組織的規定不夠完整、不夠明確,這些都表明西方智庫的指責毫無根據。對于這種指責,我們完全可以解釋清楚,中國對互聯網的審查有必要且完全合法?!?/p>
根據專家介紹,多國都對互聯網實施一定的過濾和審查,比如日本實施《青少年網絡環境整備法》;德國在圖書館、學校、政府等各種機構的電腦上都裝有色情過濾軟件;美國國會一直積極推動消除網絡不良信息,近年陸續制定了《傳播凈化法案》、《兒童在線保護法案》等。
何茂春告訴記者,我們贊成完善對互聯網的相關規定,這是一件好事,但不一定只滿足一方的要求,應當考慮多方的意見,中國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的話語權。▲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本報記者 王躍西
自稱打擊“數字保護主義” 中國和古巴被列為靶子
環球時報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