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11月10日文章,原題:“戰(zhàn)略保證”行不通 奧巴馬政府的世界觀尚未定型,但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政策已可見一斑。其俄羅斯政策主要是有意遷就莫斯科的全球優(yōu)越感。
奧巴馬政府宣布了一項類似的對華遷就戰(zhàn)略。該政策被稱為“戰(zhàn)略保證”,目標是使中國相信美國無意遏制其崛起。這項政策的具體細節(jié)尚未可知,但與俄羅斯的“重啟”一樣,必定會令美國的盟友不安。政府官員似乎認為,大國角逐的時代已經過去。奧巴馬總統7月在有關中國的一次演講中宣稱,追逐權力“絕不要再被視為一場零和游戲”。
不幸的是,這不符合亞洲現實。中國的行為與僅僅10年前的樂觀預測背道而馳,其所作所為與人們對大國的預期沒什么區(qū)別。隨著中國變得日益富有,它利用財富打造一支更強大、更能戰(zhàn)的軍隊。隨著軍力增長,中國的雄心也在膨脹,尤其是中國海軍。我們的中國問題專家不久前還相信,中國有志打造一支能實施境外行動的藍水海軍乃荒謬之說。而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指出,“過去10年左右中國的軍力進展大多超出我們的情報估計……他們進步的速度前所未有。”
中國欲取代美國在地區(qū)的位置幾乎不會讓人驚訝。在中國人看來,“中央王國”主導地區(qū)屬于常態(tài),而過去200年西方的主宰則是例外。中國欲改變美國在二戰(zhàn)后建立起來的國際安全體系,這也不會讓人驚訝。讓人驚訝的是,美政府顯然愿意遷就這些野心,這令美國盟友擔憂。這些國家在大國角逐上不抱幻想。印度與中國存在戰(zhàn)略競爭,特別是在印度洋。日本想要改善對華關系,但許多日本人害怕一個日益霸道的中國。東南亞雖與中國經貿往來,但尋求美國戰(zhàn)略支持來對付強鄰。
數十年來,美國對華戰(zhàn)略具有兩個互補要素。首先是通過接觸拉攏中國進入“國際大家庭”。其次是通過制衡確保中國不致變得過于強勢。這項戰(zhàn)略讓中國更加重視和平,同時確保有利于盟友和美國利益的地區(qū)力量平衡。
“戰(zhàn)略保證”似乎繪制了一條不同道路。高級官員將該政策比之于19世紀末英國遷就崛起的美國,其后西半球的主導權歸于美國。這種政策的言外之意是美國衰落不可避免。但奉行此政策只會加劇衰落。英國遷就美國崛起是基于緊密的意識形態(tài)親緣關系。英國承認美國是個危險世界的戰(zhàn)略盟友。但沒有人會當真認為專制的中國與民主的美國會締結一種類似大聯盟和“特殊關系”。在中國人(真正的現實主義者)看來,與美國的競爭基本上是一場零和游戲。因此,“戰(zhàn)略保證”很可能會失敗。美國一時無法退出該地區(qū);奧巴馬本周出訪意在展示美國的持久權力。中國不太可能終止或放慢軍事和經濟上主導地區(qū)的努力。所以事情很快變得明朗,兩國都不會感到安心。▲(作者羅伯特·卡根等,汪析譯)
美媒稱對華遷就戰(zhàn)略行不通
美中競爭仍被認為基本上是一場零和游戲
環(huán)球時報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