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11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以衛星發射換取商品和影響力 技術轉移限制使中國無緣于大多數利潤豐厚的衛星發射生意,但這個急需資源和影響力的國家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為發展中國家制造并發射衛星。
亞利安太空公司是全球僅有的幾個商業衛星發射商之一,這個公司亞洲區銷售主管巴蘭說,過去3個月中,中國分別與巴基斯坦、老撾及玻利維亞簽訂了衛星制造與發射協議。今年年初,中國還與尼日利亞簽訂了衛星發射協定,以取代為該國制造并于2007年發射的一顆衛星,但后來這個項目遭遇技術難題。巴蘭周一說,中國在2008年為委內瑞拉發射了一顆衛星,但這顆衛星可能也出了問題。
中國做衛星生意的方式還有一點與主流不同——中國采用易貨貿易。巴蘭說:“我們覺得每個案例各不相同,但從一些案例看來,中國是用在衛星方面的能力換原料或自然資源,或出于政治考慮。以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為例,這些國家購買衛星可能有些困難,所以中國提供了另一種讓它們獲取衛星的方式。”
美國禁止敏感技術轉移到中國,中國因此無法參與更為有利可圖的衛星發射生意。亞利安太空公司主席勒加爾說:“中國的成本只有西方的3/4。”巴蘭說:“中國會是個新手。我們的衛星質量好,因此優勢將持續。一些國家可能不去公開的市場上買衛星,但可以在中國買到。”▲(呂北一譯。本文英文原文見11月11日環球時報英文版第15版,有刪節。)
中國衛星技術找到用武之地
環球時報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