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燕
摘 要: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直接關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科學有效的激勵對于調動員工積極性、發掘員工潛能、提高員工素質具有突出作用。文章介紹了六種員工激勵的方式并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提出了兩點注意事項。
關鍵詞:需要 激勵 企業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9-215-01
企業的發展靠員工,而員工的工作績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激勵機制是否健全、激勵手段是否有效。科學有效的激勵對于調動員工積極性、發掘員工潛能、提高員工素質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企業實行激勵機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確地誘導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他們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滿意度,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持和發揚到最佳狀態。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直接關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企業激勵機制的創建中,不能忽視人的需要的作用,只有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才能使其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一、激勵來源于需要
作為企業的經營者首先應該了解員工除了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最基本的需要之外還存在著如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社會的需要、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等多方面的需求。物質需要僅僅是員工基本需要的一個方面。實際上員工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員工共同的需要就是企業的需要。人們有了需求才會有動力,當然員工的需求必須是他經過努力后才能達到的,這樣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就必須根據員工的需要對激勵的目標和方法進行具體的研究,采取多方面的激勵途徑和方法與之相適應,在“以人為本”的員工管理模式基礎上建立企業的激勵機制。
二、激勵的方式
1.成就激勵。成就激勵的基本出發點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工作時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獲得一種成就感,從實際意義上來說,成就激勵是員工激勵中一類非常重要的內容。只有獲得了成就感才會不斷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成就感是支持人們完成各項社會活動的重要心理因素。
2.能力激勵。在滿足人的需求時,不可能每一個層次的需求都全部得到滿足,只要滿足其部分需要,作為人的個體就會轉向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因此,企業經營者要通過培訓激勵和工作內容激勵等手段不斷提升員工的個人能力,從而在進一步以激勵的方式滿足員工希望生活更加美好的新的需求的同時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比如,培訓激勵是對青年員工較有成效的一種激勵方式,通過培訓,可以提高員工實現目標的能力,為其承擔更大的責任、更高挑戰性的工作以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崗位創造條件。目前,在許多大公司中,培訓已成為一種正式獎勵,以及激勵員工通過不斷的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和改進工作品質的一種方式。又如,工作內容激勵。企業經營應采取靈活的派工方式,讓員工干其最喜歡的工作或由員工自主選擇自己的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安排的工作,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會產生很好的激勵作用,但這種方式需要經營者必須了解員工的工作興趣和各自的特長,并具備良好的工作掌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作內容激勵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3.環境激勵。倡導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必須多方了解員工的需要,包括員工對工作環境的需求。環境包括企業文化環境和客觀工作環境兩個范疇。滿足員工的環境方面的需求,一是政策環境與企業文化激勵。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沒有文化就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樣可怕。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雙潛在的手,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不斷激勵著員工為企業發展竭盡全力、不懈奮斗。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用企業文化規范員工日常行為,靠企業文化激發員工工作激情,逐漸把企業文化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不斷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并在這樣的企業文化的大環境下確立本企業的政策環境。二是客觀環境激勵。員工的客觀環境是指員工的工作環境、辦公設備、環境衛生等方面。為員工創造一個優美、安靜和舒適的客觀環境能大大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4.物質激勵。物質激勵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激勵方式,而收入分配機制是否科學合理則是決定物質激勵成效的關鍵。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分配體系,真正體現按勞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則,用利益杠桿激勵員工加倍努力,取得更好的業績。同時,要積極開展評優樹先活動,評選出責任心強、工作扎實、業績突出的先進典型員工,享受更加優厚的經濟待遇,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帶動和激勵作用,為廣大企業員工樹立身邊學習的榜樣,增強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把企業的興衰和個人的利益緊密聯系,在滿足個人需要的同時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5.行為激勵。行動是無聲的命令,領導的行為對廣大員工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一位杰出的領導者,不僅能夠正確地運用手中的權力,樹立領導權威,還會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廣大員工扎實工作。一個有責任心和事業心的領導會用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到身邊的每一名員工,提高執行能力,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感化和帶動每一名員工立足本職、兢兢業業,高效工作。
6.情感激勵。情感激勵就是通過強化情感交流溝通,協調領導與員工的關系,讓員工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種激勵方式。一是要尊重員工。尊重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要真正把員工看作是企業的主人,切實把尊重員工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尊重員工的選擇,尊重員工的創造,尊重員工的勞動,切實維護好員工的自尊。二是要信任員工。領導對員工的信任,能夠讓員工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獲得努力工作的動力之源。要從內心信任員工,相信他們會把工作做好;要學會適度放權,放手讓員工去做。三是要關心支持員工。要時刻關注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積極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大力支持、鼓勵和幫助員工做好日常工作。激勵的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各有側重。企業要結合實際,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遵循民主、公正的激勵原則,綜合運用多重激勵方式,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深入發掘員工工作潛能,切實提高員工工作績效,不斷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的注意事項
1.物質激勵要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物質激勵是通過物質刺激的手段,鼓勵職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正激勵和負激勵,如發放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等為正激勵,罰款等為負激勵。物質需要作為人類的第一需要,是人們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動因。所以,物質激勵作為激勵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國企業內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種激勵方式。但并不是只有獎金發足了才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尤其是一些企業在物質激勵中為了避免矛盾實行不偏不倚的原則,這種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養員工的創新精神,極大地抹殺了員工的積極性。我們都知道人類除了有物質上的需要外還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業必須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2.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實行差別激勵。激勵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企業要根據不同的類型和特點制定激勵制度,在制定激勵機制時一定要考慮到個體差異。因此企業在制定激勵機制時要考慮到企業的特點和員工的個體差異,這樣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勵效力。
總之,無論什么樣的企業要發展都離不開人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因此企業一定要重視對員工的激勵,根據實際情況,多方分析研究,采取多項措施和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機制,把激勵的手段和目的結合起來,改變思維模式,真正建立起適合企業特點、時代特點和員工需求的開放的激勵體系,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劉文光.淺談企業管理中的人員激勵[J].陜西綜合經濟,2005(5)
2.趙永建,趙恒泰.激勵的理論與實踐-論我國企業激勵的理論、機制與方法[J].社會心理科學,2006(2)
(作者單位:中鐵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36)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