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市場回暖,信貸與票據資產類、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市場占比在90%以上,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回歸2008年水平。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已回歸2008年的正常水平,這一趨勢從2月份開始延續至今。
據統計,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超過450款,遠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美元理財產品的勢頭并沒有因為美元走勢疲軟而削弱,相反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
根據普益財富不完全統計,3月27日至4月2日期間,24家商業銀行共發行了102款理財產品,22家中資銀行發行了95款理財產品,2家外資銀行發行了7款理財產品。其中,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數為69款,市場占比為67.6%,出現回落。外幣理財產品發行數為33款,其中,美元理財產品發行數為19款,澳元理財產品發行數為5款,歐元和港幣理財產品發行數均為4款。
近期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仍主打“穩健牌”,近94%的理財產品屬于穩健型。3月27日至4月2日期間,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市場占比大幅度上升,達到44.12%。信貸與票據資產類、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市場占比在90%以上。不過,除了幾款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外,其余均為信貸與票據資產類理財產品。
由于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市場占比大幅上升,因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市場占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低于50%。
3月下旬,3家商業銀行共發行3 1款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市場占比上升,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為兩大發行主力。據了解,各家銀行發行的信貸類理財產品期限一般在1年以內,年化收益率相對其他穩定收益型產品更具吸引力。
銀行理財產品追求高流動性的短期化特征仍然明顯。根據統計數據,3月中旬,6個月期(含6個月)以下理財產品市場占比為67.7%,另外,3個月期(含3個月)以下理財產品占比為46.2%,上升幅度超過15%。6個月至1年期(含1年)理財產品市場占比為29.0%,仍然以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為主,部分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也在該期限段。
結合目前的市場特點,理財專家建議廣大投資者:短期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優質信托類理財產品、保本結構類理財產品都可以成為關注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