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華 彭 芳
非法行醫是指未經衛生部門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非醫師行醫的行為。閔行區2006—2008年非法行醫地點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郊結合部,特別是外來人口較多的地區。診療對象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以及農村文化層次比較低或缺乏基本衛生常識的人群。由于這些無證游醫的存在,給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需采取健全完善初級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媒體宣傳、加強出租房的管理以及加大對非法行醫刑事責任追究力度等綜合措施,逐步解決非法行醫問題。
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上海市閔行區2006—2008舉報登記材料以及“打擊醫托、整治無證行醫月報表”。
2 結果
2.1 專項治理
2006—2008年,閔行區衛生執法部門會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投入大量精力、人力,連續多次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的專項行動,共取締了2 000多戶次非法診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非法行醫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非法行醫依然猖獗,非法行醫的舉報數近幾年在全市一直占據第1位。近3年的非法行醫舉報占衛生監督總舉報情況見表1。
2.2 非法行醫的地點和診療范圍
2006—2008年我區衛生部門共接到629起非法行醫的舉報,其中查實的有450起,占71.5%。在450起查實的非法行醫的舉報中,非法行醫的地點主要是農村民宅 和居民小區, 非法行醫的診療范圍以全科醫療和口腔科最常見,見表2。

2.3 存在原因及危害性
2.3.1 初級醫療需求 閔行區處于城郊結合部,外來人員大量涌入,目前我區外來人口已超過本地常住人口數,已達90多萬,人口數量的巨增與當地醫療網點和醫療資源配置不相適應,存在市場需求,這是主要因素之一。
2.3.2 醫療單位就診手續復雜藥費昂貴 一個普通感冒起碼幾十元、上百元, 對一般的外來務工人員來說難以承受,這也給非法行醫者鉆了空子,因為到非法行醫者處看病不需要掛號,不需要實驗室檢查,不需要寫病歷,不開發票,省時間,且價格便宜。
2.3.3 非法行醫成本低 非法行醫者一般租用幾平方米的農民簡易房或小區居民房作為診療場所, 既是診室,又是生活場所,診療場所環境差。非法行醫者使用的藥物往往是非正規渠道進貨的,有些藥物接近有效期或已過期,少數藥物無明確標識,安全隱患嚴重。
2.3.4 行醫人員無行醫資質 非法行醫者基本上無醫學相關學歷,無醫師資格證書。閔行區衛生監督部門2008年取締的743戶情況顯示,有醫師資格證的只有1人。這些行醫者未受過正規的醫學教育,誤診率高, 因此,在醫療質量安全上存在非常危險的因素。
2.3.5 非法行醫者診療范圍涵蓋全科 一般行醫者除了從事內外科常見病診療外,還從事婦產科診治如人工流產、接產、胎兒性別鑒定等。診療活動出醫療事故最多的是流產、接產和輸液反應,一旦出現危險情況,由于行醫者無相應的應急措施和急救能力, 往往采取逃走的方法, 給患者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閔行區就曾發生外來婦女在無證行醫者處做人工流產術,結果導致子宮穿孔,在無證行醫者處分娩導致產婦胎兒雙雙死亡的慘痛事件。
2.3.6 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對非法行醫者威懾力度不夠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雖然對非法行醫者有相應處罰條款,但威懾力不大。非法行醫者經常變動行醫場所,逃避執法部門的查處,被執法部門查獲后,非法行醫者立即逃走,給執法人員的查處和取締帶來一定的難度。當執法人員離開現場后,他們照舊行醫, 達不到打擊的目的。
3 對策
3.1 加大執法力度,保持高壓態勢
要認真貫徹衛生部關于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通知的精神, 加大執法力度。政府應成立由衛生、公安、工商、城管、外來人口辦公室、房管等部門參加的 “打擊非法行醫”專門組織,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3.2 加強宣傳, 抵制非法行醫
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揭露非法行醫的危害性,加強對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外來人員衛生法制的宣傳和健康教育,引導百姓正確就醫,共同抵制非法行醫。
3.3 加強對出租房的管理
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出租房屋的管理, 尤其是農村民宅和居民小區。對未經有關部門批準,擅自將房屋出租給他人從事非法行醫活動的,應由房管、工商部門依據《上海市房屋租賃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對出租人進行處理。
3.4 健全完善初級醫療服務體系
合理進行區域醫療資源規劃,進一步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農村村衛生室,增加醫療網點,提高服務質量。鼓勵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農村村衛生室向外來人員開放,滿足人民群眾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外來人員最基本的醫療需求。
3.5 合理調整和控制醫療收費
建立各地衛生局藥品招標中心,直接從藥廠招標進藥,切斷醫療機構與藥品營銷商之間的直接經濟利益聯系,做到藥品“零差價”,徹底糾正行風不正行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
3.6 加強對非法行醫刑事責任追究力度
非法行醫多次被查獲而屢教不改,是目前打擊非法行醫工作的難點。值得慶幸的是非法行醫的危害性已得到國家司法部門的高度重視。2008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衛生行政部門應抓住契機,加強和司法部門的協作,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對非法行醫者進行動態跟蹤,發現屢教不改的及時移送,配合公安部門作好取證調查工作,真正做到無縫銜接。
3.7 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醫療保障體系
隨著國家醫改方案的出臺,國家應加快推進社會統籌醫療保險制度,鼓勵聘用外來務工人員的單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在城市要解決下崗、失業、低保等人員的就醫問題。只有完善了醫療保障體系,老百姓才能到正規醫院看病,才能從源頭上控制非法行醫的市場需求。
4 參考文獻
[1]朱強,馬明強. 非法行醫分析及對策措施. 中國衛生監督, 2005,12 (6): 439-441.
[2]張煜,胡江斌,方茗. 上海市某區106個無證行醫點情況分析.上海預防醫學,2005,17 (2): 86-87.
(收稿日期: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