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炘
〔關鍵詞〕 高職院校;圖書館;制約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1(A)—0016—02
圖書館是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配合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向讀者提供文獻資料、情報信息,使讀者獲得知識、受到教育。課堂教學受到專業范圍、教材內容、教師水平、課程時數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學生學習的內容受到限制。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對學生可以起到消化、充實、擴展課堂學習內容,擴大知識視野的作用。
青海省有高等職業院校5所,占全省中高等學校的62%,而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整體狀況,與高職院校的整體辦學現狀很不相稱,形勢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影響到了學校的整體辦學效果。本文以青海省為例,談談制約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因素及其對策。
一、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1. 各方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
某些高職院校領導片面認為高職院校主要是培訓學生技能,因此重點建設實驗室、實訓基地等,將圖書館建設置于次要地位,經費投入不足,館領導班子和業務人員配備不足,認識上的偏差直接影響了圖書館的發展。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人員配備整體不足,以青海省高職院校為例,與2003年相比,幾所學校的在校生規模擴大了3倍,而圖書館正式人員幾乎沒有增加,人員嚴重缺編。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目前各學校圖書館工作人員隊伍出現了新的結構失衡現象。隨著招生人數的擴大、館藏建設任務的加重和讀者隊伍的迅速壯大,圖書館工作十分繁重,可是由于編制等問題,有的館內工作人員隊伍老化嚴重,專業人員緊缺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大。
2. 機構設置不合理
高職院校圖書館因為規模有限,機構設置不全,從而影響圖書館的發展。工作人員專業結構亟待完善,部分學校圖書館沒有專業圖書管理人員,也沒有經常進行專業培訓。雖然部分圖書館已實行計算機管理,但未配備計算機技術人員,工作人員隊伍的知識結構和層次不盡合理。全省圖書館機構獨立設置的有3所,2所由學院二級部門代管,部門設置不全,大多停留在常規服務上,沒有開展對文獻信息深加工和個性化服務。
3. 館藏文獻結構失衡
一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舍比較陳舊,非獨立館舍結構不合理,生均占有面積、生均閱覽座位均低于標準水平。
近年來,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文獻資料需求的急劇增加,原有的館舍面積與布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需要,硬件方面的先天不足越來越明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文獻建設以紙質中文圖書為主,期刊相對較少,外文文獻難覓蹤影。個別學校年內未購入新書,學校文獻資料建設無計劃、無規劃,現代媒體文獻建設在高職院校得不到重視。
4. 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滯后
有人說圖書館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富余人員的“收容所”,在九十年代是學校的“第三世界”。許多學校領導對圖書館工作并不重視,認為人人都可以勝任圖書館的工作崗位。為了便于開展工作,常常會將一些沒有圖書館工作經驗和技能的人員強行安排到圖書館,使圖書館成為學校人員的流動工作站。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圖書館管理人員隊伍的素質越來越不適應新環境下圖書館的發展,業務和服務水平也就更無法得到提高。
5. 服務方式單一
為讀者服務是圖書館功能的基本體現,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還處在一個低水平的簡單服務上。比如文獻采集過程要考慮讀者的需求層次和閱讀需要,除少量科研需要外,針對廣大學生讀者的書籍必須是技能性、應用性和基礎理論性的,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各個方面都要從讀者利益出發,可是,一部分圖書館卻無法做到。
二、促進高職院校圖書館進一步發展的思路
1. 明確發展方向,實現理念轉變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科學定位必須依據職業院校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和教學科研需要,圍繞地方經濟發展,體現職業性、導向性、技能性和就業性。與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并非學科型和專業型人才,是以素質教育為主,提倡理論夠用,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等一線需要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的種種特點表明,高職院校圖書館辦館定位必須符合這些特點的需要和要求。
高職院校圖書館都是在原來中專院校的基礎上升格而來的,在短時間內從領導到員工在辦館宗旨、辦館理念上都難以適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工作,理念上還停留在中專院校固有的模式和狀態中,如果繼續下去,圖書館只能是低水平運作。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要適時轉變辦館理念,理清辦館思路,結合各自學校的實際情況改善館藏結構,突出館藏特色,拓寬服務領域,改進服務手段,加大對讀者服務工作,大力開展增值服務,適應不斷發展的教學科研需求。
2. 合理配置,提高人員素質
人才隊伍是決定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拓寬圖書館功能、提升圖書館服務的前提條件。
在網絡環境下,智能化成了現代信息服務的趨勢,這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傳統紙質文獻服務技能,更要具備現代信息服務的技能。對此高職院校圖書館要加大人才建設力度,制訂人才隊伍結構方案和計劃,采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人才發展策略:一是對管理人員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技能;二是積極引進人才,從信息管理專業、圖書館學專業、情報學專業招聘工作人員,改變人才隊伍結構,適應現代圖書館的需要;三是邀請高校圖書館專業人員來傳授管理經驗;四是在職館內培訓,如傳幫帶或假期短期培訓的辦法等;五是建立激勵與獎懲機制,提高現有人員的業務工作技能,如制訂考核目標,規定相應的指標或采取限定期限達標的辦法。
3. 合理建設館藏資源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收藏方向,科學定位決定了一個圖書館的館藏和規模。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標是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學生的綜合素質十分重要,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藏書結構以素質教育和技能類用書為重點。文獻收藏要突出本校重點專業和學生較多的專業的特色,突出館藏文獻的實用性。從館藏級別看,收藏文獻水平要略低于大學級層次。至于教研與學校管理方面文獻,它只是圖書館館藏的一小部分,這方面的文獻通過資源共享等渠道就能滿足其需求。必須明確的是,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文獻不宜追求理論性,一要依據學校定位與培養目標,制訂文獻資源建設的原則和方案,做到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采集文獻,把握學校專業開設情況,對于新開專業,及時采購專業所需文獻;二要重視基礎課教學所需文獻,這是學生學習所需,同時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三是專業課用書要側重于職業技能、職業資格考試方面的文獻,如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等級考試、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考試等內容,為學生“三證”(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服務;四是調整館藏資源結構,加強數字文獻建設,為信息服務多樣化打好基礎,從而滿足讀者數字文獻閱讀需求。
4. 提升服務質量
讀者服務工作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包括編制導讀書目,加強閱讀指導。圖書館有針對性地編制一些導讀書目,引導學生多讀優秀書刊,就能夠提高其思想覺悟,改善其精神消費結構。配合形勢教育,利用櫥窗欄開辟信息窗口,圖書館應及時采集有關資料,組織專題剪報宣傳黨的政策,對學生進行道德、法制及國情教育,還可以把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風土人情等古往今來有益于學生成長的知識,陳列于櫥窗進行宣傳展覽,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弘揚社會主義祖國燦爛文化的陣地;以讀者座談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召開座談會,組織學生對當前熱門或有爭議的作品進行評論,借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鑒別能力,摒棄丑惡腐朽的東西,以求正本清源、凈化靈魂,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