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梅
〔關鍵詞〕 中學數學;自主學習;活動空間;合作交流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1(A)—0049—01
一、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創設學習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就在數學之中”,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研究抽象的數學。如:在教學“三角形穩定性”的內容時,可在課前讓學生準備一些多邊形的模型進行操作實驗,看看哪些多邊形最不容易變形。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我們周圍常見的三角形物體,如:照相機三角架、自行車支架、電線桿上的三角支點等等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物體都采用三角形的構架,而不是其他四邊形或五邊形的特征構架?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和親身的體驗,不難發現:三角形是最不容易變形的,是最具穩定性的多邊形。在這種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學生經歷了學習數學的過程,體會到數學的實際價值,學習了有用的數學,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給學生足夠動手操作、自主參與的活動空間
教學中應讓學生自己憑借舊知探索新知、探索方法,在嘗試中有所領悟。當學生對學習方法能意會卻不能言傳時,教師要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將實踐領悟到的方法加以歸納,形成規律性的知識,并在新的實踐過程中加以鞏固。在此過程中,應特別注意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參與,獨立分析、解決問題。以下是北師大版八(上)《數學》第二章第一節“數怎么不夠用了”的教學片斷:
教師:(出示教具:兩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學生也有),請同學們剪一剪、拼一拼,設法將它們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
(學生積極動手操作,有不少學生合作得到一個大正方形)
教師: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則其面積為 a2。而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兩個小正方形面積之和,即a2=2。這里,a可能是整數嗎?可能是分數嗎?
學生:我們經探究、交流確定,a不可能是整數和分數,只可能是小數。
教師:a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分數,那你能說出它的大致范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