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艷
〔關鍵詞〕 小學英語;多樣化教學;
教學方法;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1(A)—0051—01
我校采用的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英語PEP教材,為課改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用好這套教材、改革課堂教學,筆者在英語課堂中采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所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就是把音樂、舞蹈、游戲、畫畫、比賽等融入到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使每堂英語課都真正地“活”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究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用活教材
“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為了使活動能與實際教學和學生的能力相結合,筆者在教授課本內容時,適當
地對教材進行刪除或添補,把一些內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說,在第一堂英語課上,筆者不急于讓學生記單詞、學句子,而是把一些實用的日常用語、課堂用語提到前面教。如把“Hello.”,“Nice to meet you.”,“Stand up,sit down.”提前教。這些內容的提前,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有用。
2. 動靜結合,活而不亂
評價一節課的好壞標準在哪里?是不是說學生們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地聽教師講課,認認真真地跟教師讀,讀了什么也不知道就是我們的“課堂標準”?當然不是。英語課堂就應當活躍,但是教師應當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能動能靜”。“動”指的就是小組合作的時候要積極參與,活動的時候能按要求去做。但是教師一旦要講課了,學生就要立即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聽課。所以在英語課上,筆者采用了“One,two, three”的方法。也就是說,當筆者喊“One,two,three”的時候,不管學生當時在做什么,都必須停下來。筆者還用師生合作等方法,讓學生安靜下來,認認真真地聽講。如:
Teacher: Sh!Sh!Stop that noise!Sh! Sh!Stop that noise! Come on the boys,tell all the girls to
stop that noise!Stop that noise!
3. 兒歌入課堂
針對顏色的單詞,筆者教給學生這樣一首兒歌:“小黑熊,真頑皮,手里拿著大畫筆。畫片天空是藍色,blue,blue是藍色;畫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畫片草地綠油油, green,green是綠色;畫串香蕉是黃色,yellow, yellow是黃色;畫個茄子是紫色,purple,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筆,black,black是黑色;對著鏡子畫自己,黑不溜秋不美麗,哭著鬧著找mummy。”PEP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每單元的“Lets chant”節奏感強、韻律美,深受學生的喜愛,配以動作非常有利于活動的開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極高。
4. 用身體語言
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讀句子,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而且學生特別喜歡用這種方式上課。比如在教單詞big,small,short,long時,教師就可以用動作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兩手張開畫個大圈,表示big;用兩個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圓圈表示small;用拉長的動作表示long,用縮短的動作表示short。另外,“I am hungry.”可以做饑餓狀,“I am thirsty.”可以做口渴的樣子。學完這些內容以后,教師一旦做出其中的一個動作,學生就能很容易地說出相應的單詞或句子。
在設計活動時,教師要特別注意:活動要簡單,便于操作;給學生簡單、清楚的范例;在學生失去興趣前將活動停止。另外,教學方法與知識的結合是至關重要的,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必須與教學內容相關。具體要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那就要根據所學知識與哪一類的教學方法結合最合適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