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國
如今,大學生心理危機造成的不良影響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據了解,河南一些高校也有學生因情感困惑和就業壓力而自殺等悲劇的發生,這些為當前高校的心理危機干預敲響了警鐘。通過調查,筆者了解到河南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建設正日趨完善,全省84所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室或心理危機干預機構,如鄭州大學設有河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和鄭州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機構。這些機構是高校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必要的保障,對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雖然基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高校的和諧穩定考慮,各高校開始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紛紛把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心理危機干預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但目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毫無疑問,作為近幾年來剛剛受到重視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河南各個高校都還處于探索階段,甚至一些高校還沒有建立切實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制度。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組織管理、危機教育、危機預警、應急處理等四個子系統。所以,構建河南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就是要構建好這四個子系統。
首先,健全組織管理系統。近年來,河南高校在這個方面做了很多有價值的探索,有些高校提出并踐行了學校、院(系)、班級的三級危機干預網絡建設,有些高校對三級網絡進行了拓展,提出了學校、院(系)、班級、宿舍的四級危機干預網絡建設。因為組織管理系統是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建設的基礎工程,而且心理危機干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是否組建了完善的組織管理系統,所以筆者認為河南高校可以嘗試從全省的視角建立一個縱橫交錯的五級心理危機干預網絡。從縱向看,河南省教育廳可以建立全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作為運行機制的一級網絡,負責全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整體規劃、檢查評估、經驗交流等工作。各個高校則可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的四級危機干預網絡,要求四級網絡各盡其職,緊密配合。校級網絡主要負責全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組織管理、宣傳教育、緊急救助、事后干預、及時轉介等工作;院(系)級網絡主要負責本院(系)危機干預的組織管理、宣傳教育、對象篩查、及時匯報等工作;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信息員的主要工作是及時發現心理危機干預對象并向上一級網絡報告。從橫向看,校級危機干預中心要同校內外的相關機構形成心理危機干預聯盟。在校內,學校可以要求心理咨詢中心、保衛處、校醫院、教務處、后勤中心建立聯動關系,在校外可以請專業的醫療機構、公安部門等作為自己的援助支持系統。
其次,完善心理危機教育系統。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不但要在危機出現之時或危機發生之后及時進行,而且要通過多途徑、多方法來減少或防止心理危機的形成和爆發,即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危機教育系統。通過關于河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調查可知,相當一部分高校還沒有把大學生心理危機教育提高到應有的高度,對心理危機的干預仍然主要是“事后處理”。這就給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造成了被動的局面。構建危機教育系統的關鍵是在校園內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預防心理危機發生的文化氛圍。這種文化氛圍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知識講座、心理問卷調查、心理知識宣傳、素質拓展訓練等途徑來營造。高校也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以營造關于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圍。心理危機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危機的識別和心理危機的應對。高校通過宣傳教育首先使大學生對于心理危機的含義、特征和癥狀以及救助技巧有基本的了解,其次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抗挫折能力、情緒調控能力,提高求助和助人意識,最后使他們樹立科學的價值觀、生命觀,掌握自我心理調節方法,增強心理機能,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
再次,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系統。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機預警體系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異常變化早發現、早報告、早評估、早治療,能有效預防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心理危機預警的前提工作是心理普查和臨床觀察。河南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定期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篩選出存在潛在心理危機的學生,這些工作經驗應該在全省范圍內普及和推廣。省級相關機構應該對高校的心理危機預警系統的建立進行監督和檢查。另外,高校的心理咨詢師、輔導員、班主任、班級心理委員、宿舍信息員也可以通過觀察來篩選重點人員。這些人員觀察時要注意大學生在言語、行為和情緒上的變化,對有下列情況的學生要及時報告:1.有暗示性言語的。如對自己關系親近的人表達想死或者傷人的念頭,或在日記、繪畫、信函中流露出輕生等意圖;對絕望、無助或無價值感發出議論;經常說“我不在這里就好了”或“我要報復這個世界”等話語。2.有行為異常變化的。如無故缺課、食欲不振、寡言少語,從日常活動中無故退縮下來;經常看有關死亡的書籍;有暴力、敵意或反叛的行為,其中也包括經常性的不辭而別、中斷親密關系,增加藥物及酒精的使用量,突然丟棄所擁有的物品,購買兇器;將原本雜亂無章的事情整理得井然有序;無故收拾東西,向人道謝、告別,歸還所借物品,將自己平時很喜歡的東西贈送給周圍的同學、朋友,留下遺書或有較周密的自殺計劃。3.有情緒異常變化的。如情緒明顯不同于往常,喜怒無常的情況增加;或平時樂觀開朗,突然郁郁寡歡;或平時寡言少語,突然愛說愛笑等。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異常情況觀察等基礎上,建立心理危機干預人員數據庫,然后對他們進行重點關注,盡早治療。
最后,建立應急處理系統。一是建立危機急救體系。當學生發生因心理危機而引發的突發事件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的成員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采取急救措施,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在急救時,心理危機干預人員的首要目標是保證當事人的安全,把對學生自身和對他人的生理、心理危害降低到最小。干預人員可以通過確定問題、給予支持、提出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制訂計劃、得到承諾等操作流程進行及時干預。為了提高急救效率,學校可在事先制定各種危機事件發生的預案,定期進行“演習”。二是建立危機阻控體系。有些學生因某種刺激引發的心理危機經過干預后,心理危機狀況有所好轉,但再遇到此類刺激后又可能會重新引發危機。所以,高校要建立心理危機阻控體系,對于可調控的引發學生心理危機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應協調有關部門及時阻斷,消除對心理危機個體的持續不良刺激源。三是建立追蹤監護系統。危機干預后的學生面臨著心理危機的復發、支持系統的修復等復雜問題,有些休學治療的學生還涉及申請復學等問題。因此,心理危機干預部門要對危機干預后的學生進行嚴密的追蹤監護,防止學生心理狀況的惡化。監護時要因人而異,突出重點。對有中度心理危機現象并能保證正常學習者,可以成立以宿舍同學為主的學生幫護小組,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狀況;對于發生嚴重心理危機者,應立即通知學生家長來校,在與學生家長作安全責任移交之前,學校應對該生進行24小時特別監護;對于精神障礙發作或發生嚴重自殘、傷人等危機現象者,學校應配合家長將學生送醫院治療;對于因心理危機休學的學生申請復學時,學校除了要求學生提供縣級以上醫院或心理專科醫院認證的心理疾病康復證明外,還要對其狀況進行測評。學生復學后,學院應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妥善安排,幫助該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和危機監護體系。心理危機的追蹤監護系統還包括事后心理干預問題。如果危機事件影響面很大,造成了對經歷危機的學生的集體危害,要及時采用團體輔導的方式進行干預。如對學生自殺后相關人員的心理干預,就可以采用科學有效的步驟來幫助學生珍惜生命,避免學生產生心理陰影和出現心理問題。
責編:思 源